举例浅谈历史选择题的审题技巧
[07-25 13:55:38] 来源:http://www.89xue.com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阅读:9418次
摘要:高考文综卷和单科卷中的历史选择题,选项的干扰性和迷惑性愈来愈强,我们要仔细分辨,认真推敲。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例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A.资本主义处于高度发展时期 B.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根本特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根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所谓"。
举例浅谈历史选择题的审题技巧,标签:初三历史,http://www.89xue.com
高考文综卷和单科卷中的历史选择题,选项的干扰性和迷惑性愈来愈强,我们要仔细分辨,认真推敲。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例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A.资本主义处于高度发展时期
B.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根本特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根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所谓"特点",是指与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既指内在性质,也指外在形式。"根本特点"一般从本质上揭示或反映这一不同点。
仔细推敲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其中A项反映的是发展速度,B、D两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两种必然现象,但都不能反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特点。只有C项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四、抓"观点"
有些选择题在题干中的"主干语"部分,渗透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观点等等。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推理、论证和分析。
【例4】法国大革命中被列宁称为"用真正的革命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的行动指
A.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B.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C.废除封建义务,把逃亡地主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
D.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
解析:从题干中的"主干语"--"行动",再结合"限定语"和"答题项"可知,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要求区分选项中所示的四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哪一项是属于"摧毁……封建制度"的,凡是涉及"制度""政策"的,都需要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
解题时还需要明确的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仔细推敲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是反封建的行动,但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只有C项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列宁的上述观点,容易造成误选。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五、抓"时空"
有些历史选择题还特别注重于考查历史事物的时间、空间或特点,我们要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语"提取出隐含着的历史信息,弄清历史事物的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明确时空范围和特点。
【例5】19世纪西方国家对亚洲的侵略与17世纪相比,其影响的根本不同在于
A.掠夺了各国人民
B.带来了深重灾难
C.加深了民族矛盾
D.破坏了传统经济
解析:从题干中的"限定语"--"19世纪"和"17世纪"两个不同时期,再结合"主干语"和"答题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侵略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把握情况。
解题时要注意17世纪与19世纪两个时期西方国家发展需要的不同。17世纪,西方国家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需要的是资本,这一时期他们的掠夺仅限于货币,如对黄金的掠夺、奴隶贸易等(包含了A、B、C三项的内容)。而19世纪,西方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来满足其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种侵略除造成包含A、B、C三项的影响外,还破坏了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如果对历史阶段特征不清楚,容易造成误选。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
高考文综卷和单科卷中的历史选择题,选项的干扰性和迷惑性愈来愈强,我们要仔细分辨,认真推敲。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例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A.资本主义处于高度发展时期
B.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根本特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根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所谓"特点",是指与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既指内在性质,也指外在形式。"根本特点"一般从本质上揭示或反映这一不同点。
仔细推敲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其中A项反映的是发展速度,B、D两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两种必然现象,但都不能反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特点。只有C项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四、抓"观点"
有些选择题在题干中的"主干语"部分,渗透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观点等等。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推理、论证和分析。
【例4】法国大革命中被列宁称为"用真正的革命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的行动指
A.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B.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C.废除封建义务,把逃亡地主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
D.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
解析:从题干中的"主干语"--"行动",再结合"限定语"和"答题项"可知,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要求区分选项中所示的四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哪一项是属于"摧毁……封建制度"的,凡是涉及"制度""政策"的,都需要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
解题时还需要明确的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仔细推敲选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都是反封建的行动,但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只有C项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列宁的上述观点,容易造成误选。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五、抓"时空"
有些历史选择题还特别注重于考查历史事物的时间、空间或特点,我们要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语"提取出隐含着的历史信息,弄清历史事物的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明确时空范围和特点。
【例5】19世纪西方国家对亚洲的侵略与17世纪相比,其影响的根本不同在于
A.掠夺了各国人民
B.带来了深重灾难
C.加深了民族矛盾
D.破坏了传统经济
解析:从题干中的"限定语"--"19世纪"和"17世纪"两个不同时期,再结合"主干语"和"答题项"可知,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侵略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把握情况。
解题时要注意17世纪与19世纪两个时期西方国家发展需要的不同。17世纪,西方国家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需要的是资本,这一时期他们的掠夺仅限于货币,如对黄金的掠夺、奴隶贸易等(包含了A、B、C三项的内容)。而19世纪,西方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来满足其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种侵略除造成包含A、B、C三项的影响外,还破坏了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如果对历史阶段特征不清楚,容易造成误选。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
Tag: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