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学习方法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正文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07-25 14:23:46]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   阅读:9804
摘要: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感情。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参考答案】1.(不能报国杀敌的)悲愤2.A。分析:读诗词,需了解词人所用典故的含。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诗歌鉴赏解题技巧,标签:高三语文,http://www.89xue.com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感情。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参考答案】
  1.(不能报国杀敌的)悲愤
  2.A。分析:读诗词,需了解词人所用典故的含义,该词中,“觅封候”是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出作者自己报效祖国的壮志。
  “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此括号内不是文章内容,来自学习方法网,阅读请跳过),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并非是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学习方法高三语文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