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高考政治试题常用的思维方法
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B、C肢也是错误的,市场行为既可以用市场手段去解决,也可以用计划手段去调节;市场行为的弊端可以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去解决。D肢观点正确并符合题意,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三、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是指把认识的对象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的思维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深刻地理解事物产生的特殊背景,认识事物的来龙去脉,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历史分析法在文科综合、文理大综合考试中运用更为普遍。
例3 〔2000年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第32题(广东卷)〕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1)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我国政府的“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3)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解析:港澳台问题是个时事政治题,也是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但该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却与历史有关。港澳台三地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先后沦为英国、葡萄牙、日本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开始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中外关系史和国共两党斗争的历史知识,对“回归”与“统一”两个概念的区别,以及二战对我国的影响。该题实际上是从历史角度来考察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不用历史分析法是难以答好这一现实政治问题的。
参考答案:(1)①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1999年回归祖国。②台湾于1945年回归祖国;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2)台湾在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可以保留军队。(3)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四、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依据事物之间前后相继、先行后续的因果关系去推断事物的原因或结果的一种思维方法。这一方法在高考题中相当普遍,一般有三种情况:执果索因。即要求分析导致材料所述事实的原因;据因推果,即分析材料所述现象会导致什么结果;因果倒置辨别,即对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的说法进行辨别,多见于选择题。
例4 〔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卷)第1题〕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