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07-09 15:52:04]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253次
摘要: 1.领悟道理。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一、引题、释题 1、两个辛字中间加上什么分别可构成一个怎样的字? 2、区分“分辩”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课题,生读课题,释课题。 二。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标签: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1.领悟道理。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一、引题、释题 1、两个辛字中间加上什么分别可构成一个怎样的字? 2、区分“分辩”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课题,生读课题,释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课前预习课文。能说一说读古文的感觉吗? 2、想听老师读读吗?师范读,提出倾听要求(课件出示原文) 3、听懂些什么吗?(从读法上) 4、教师领读,(课件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 5、学生自由练读,选择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点拨]全班大声齐读课文。 6、读通顺后,解决刚才学生读古文时困难中难读这一点,学生提出解决办法老师并相机板书。 三、质疑,指导学法 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会怎样?”而通过刚才咱们那么几遍的读,你知道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你是怎么读懂的? 2、让学生区分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师板书)。 3、让学生总结出完成学习目标所要采用的方法,更进一步指明如何学习文言文。 四、精读课文,解疑全文 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 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 ⑴ 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 ⑵ 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 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 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 ⑴ 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 ⑵ 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 ⑶ 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 ⑷ 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句话。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成背诵的效果。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⑴ 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古文怎么说 ⑵ 解释“熟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么?连起来就是? ⑶ 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 五、研读课文,读后明理 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 ⑴ 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 ⑵ 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 ⑶ 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⑷ 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 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学法,诵读全文 1、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让我们认识到学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过论交流明道理”(课件出示) 2、生读课件内容。 3、师小结后,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 七、课后扩展
1.领悟道理。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一、引题、释题 1、两个辛字中间加上什么分别可构成一个怎样的字? 2、区分“分辩”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课题,生读课题,释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课前预习课文。能说一说读古文的感觉吗? 2、想听老师读读吗?师范读,提出倾听要求(课件出示原文) 3、听懂些什么吗?(从读法上) 4、教师领读,(课件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 5、学生自由练读,选择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点拨]全班大声齐读课文。 6、读通顺后,解决刚才学生读古文时困难中难读这一点,学生提出解决办法老师并相机板书。 三、质疑,指导学法 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会怎样?”而通过刚才咱们那么几遍的读,你知道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你是怎么读懂的? 2、让学生区分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师板书)。 3、让学生总结出完成学习目标所要采用的方法,更进一步指明如何学习文言文。 四、精读课文,解疑全文 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 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 ⑴ 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 ⑵ 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 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 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 ⑴ 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 ⑵ 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 ⑶ 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 ⑷ 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句话。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成背诵的效果。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⑴ 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古文怎么说 ⑵ 解释“熟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么?连起来就是? ⑶ 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 五、研读课文,读后明理 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 ⑴ 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 ⑵ 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 ⑶ 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⑷ 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 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学法,诵读全文 1、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让我们认识到学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过论交流明道理”(课件出示) 2、生读课件内容。 3、师小结后,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 七、课后扩展
Tag: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