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3
出示:“读安徒生的童话,我微笑过,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想哭。是的,只是想哭,却不一定真的哭起来。甚至于,也并不有泪盈眶,只是鼻酸。想到个体生命在这世界上,存活不易,理解别人很难,让别人理解更难。但是,终究还是要坚持人生跋涉,要坚持去理解,去宽容,去爱。”
师:读了这段话里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生:人生不仅有坎坷也有幸福。
师:度过坎坷,迎接幸福 。
2.作者角度
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安徒生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他选择了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
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学生自读)
师: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安徒生的母亲也一样可怜。
师:其实安徒生写这篇童话也是非常偶然的,就像我们写的一篇命题作文。
师:我们来看看安徒生是怎么样看待这个故事结局的。
出示:“死亡在安徒生看来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引导人们走向极乐世界的桥梁,是一件幸运的事。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来说,死神的降临正是她得到上帝的召唤升入天国的时刻,而不是痛苦和悲哀。因为她和奶奶“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跟上帝在一起。”从这句话里看,安徒生是一个基督教徒,他想象人死亡是有天堂的。
由此可见,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绝不是给节日罩上死亡的阴影,而是给生活在困难中的读者以希望和精神寄托,使他们能以欢快的态度忍耐眼下的苦难,因为正是今生的苦难才可以换取来世的极乐。读者把这个童话看作是一个最大的礼物。他们看到了未来迷狂的欢乐,也能乐观地面对今生的磨难和不幸。
www.89xue.com
3.现实的角度
师: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这篇童话的来龙去脉。我们也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但是我们学的毕竟是童话,我们还得回到现实中来,一个乖巧、美丽、可怜的小女孩,为什么周围的人没人注意到她,没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人给过她一个钱?为什么没有卖掉火柴,她的爸爸还要打她?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生:第一个问题是人们藐视她,人们很冷漠。不需要她,看不起她,她可有可无。
师:她爸爸也不需要她吗 ?
生:她没有卖掉火柴爸爸就没有钱买东西,就打她,看得出她爸爸的冷酷。
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读到了世态炎凉,人们对事情的冷漠,对他人的不关心。这可能就是安徒生当时周围人的态度。是什么让亲情变得这么冷酷?
生:金钱。
师:是这个家庭的贫穷,困苦。也许当你的家庭也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家里一样贫穷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疼爱你。因为贫穷会扭曲人的心灵,会让人变得残酷无情。这就是现实。
五、布置作业
出示:后来,上帝告诉人们:其实,这个小女孩是我派往人间的一个天使。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她降临人间是要给人们带来快乐,她手中的每一根火柴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愿望,甚至能够帮助人们进入天堂,可是,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当第二年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走在冰冷的大街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请同学们写一篇童话。每一篇童话都是一个温暖的小屋,你构建的小屋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个童话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你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这个美满。
六、总结
这一节课,同学们自己读,自己理解,同学们有不同的感受。阅读我们有不同的角度,每一角度都让我们理解的更深刻。希望同学们以后语文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