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2-人教必修五» 正文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2-人教必修五

[09-04 04:10:39]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715
摘要:www.89xue.com(二)文章结尾,作者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想和处世哲学,是否显得消极? (答案:不能说不消极,但理解这种消极的思想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来看,不能只作简单的判断。作者几次为官,品尝了官场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庸俗。身在官场,作者体验到生命的扭曲,这有前面所提及的拒迎督邮例为证。相比而言,田园生活朴实、自在、真诚、舒展。因此,这种消极的思想有一定的复杂性,消极的背后有对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有对官场黑暗的鄙弃。虽可打上消极二字,但没有颓唐、痛苦之味。) 板书设计 1、归心之切 2、家室之乐 “田。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2-人教必修五,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二)文章结尾,作者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想和处世哲学,是否显得消极?
(答案:不能说不消极,但理解这种消极的思想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来看,不能只作简单的判断。作者几次为官,品尝了官场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庸俗。身在官场,作者体验到生命的扭曲,这有前面所提及的拒迎督邮例为证。相比而言,田园生活朴实、自在、真诚、舒展。因此,这种消极的思想有一定的复杂性,消极的背后有对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有对官场黑暗的鄙弃。虽可打上消极二字,但没有颓唐、痛苦之味。)


板书设计
                         1、归心之切
                         2、家室之乐
“田园将芜,胡不归”     3、田园之乐      抒发人生感想
     决意归去            4、交往之乐      (总结意旨)
  (点明主旨)           5、出游之乐


资料集萃
    资料卡片①
    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晋、宋而下,欲追蹑之不能。汉武帝《秋风词》,尽蹈袭《楚辞》,未甚敷畅。《归去来》则自出机杼,所谓无首无尾,无终无始,前非歌而后非辞,欲断而复续,将作而遽止,谓《洞庭钧天》而不谈,谓《霓裳羽衣》而不绮,此其所以超然乎先秦之世,而与之同轨者也。([宋]陈知柔《休斋诗话》)
    资料卡片②
    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象而言之。今自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径,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耔啸咏之事。([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
    资料卡片③
凡看古人长文,莫以其汪洋一篇便阁过。古人长文,皆积短文所成耳。即如此辞本不长,然皆是四句一段。试只逐段读之,便知其逐段各自入妙。古人自来无长文能妙者,长文之妙,正妙于中间逐段逐段作短文耳。([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
资料卡片④
开首以田园句挈全篇要领,而下面尽本此抒写,是顺提文法。结处以乐天句作全篇结穴,而上面尽照此发挥,是倒装文法。然其笔力高超,故无痕迹可寻。([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
资料卡片⑤
诚以天下之理,有显必有晦,有伸必有屈;当晦而不晦,当屈而不屈,此亢龙之所以有悔也。靖节生当晋末,天心人事,已大可知,潜龙勿用,此其时也。故一旦翻然改图,不俟终日。([清]李铁九《古文笔法百篇》)


上一页  [1] [2] [3] [4]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