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圆的周长》课堂实录» 正文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

[07-12 15:49:44]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997
摘要:四、计算圆的周长师:现在我们要得到这个圆的周长(指刚才画在黑板上的圆),其实我们只要测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计算出来呢?生:测量出它的直径。师:那么已知这个圆的直径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生:用直径去乘以圆周率。师:为什么?生: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所以圆的周长就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师:说得真好!(板书公式并教学用字母公式C=pd表示,过程略)(屏幕显示)会求这个圆的周长吗?(d=2厘米)生:等于3.14′2=6.28(厘米)师:怎样求这个圆的周长呢?(r=1厘米,屏幕显示。)生:3.14′2=6.28(厘米)师:为什么要乘以2吗?生:因为已知的是半径。先要算出直径,再算周长。师:也就是先要。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四、计算圆的周长

  师:现在我们要得到这个圆的周长(指刚才画在黑板上的圆),其实我们只要测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计算出来呢?

  生:测量出它的直径。

  师:那么已知这个圆的直径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

  生:用直径去乘以圆周率。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所以圆的周长就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

  师:说得真好!(板书公式并教学用字母公式C=pd表示,过程略)

  (屏幕显示)会求这个圆的周长吗?(d=2厘米)

  生:等于3.14′2=6.28(厘米)

  师:怎样求这个圆的周长呢?(r=1厘米,屏幕显示。)

  生:3.14′2=6.28(厘米)

  师:为什么要乘以2吗?

  生:因为已知的是半径。先要算出直径,再算周长。

  师:也就是先要计算2r,即d,再和p相乘。公式可简写为C=2pr

  师:计算这两个圆的周长。(屏幕显示:d=2分米,r=1.5分米)

  (生计算)

  师:"2′3.14′1.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一些?

  生:先计算2′1.5的积,然后再和3.14相乘。

  师:我们既然学过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在平时的计算中,就应当要经常运用它。现在老师就要看看同学们能否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出示例1)

  师:(屏幕动画显示)求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求什么?

  生:求这个车轮的周长。

  师:对,就是求这个车轮外圆的周长。会做吗?

  (生尝试解答,师评讲,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圆的周长",谁来说说,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生总结)

  五、巩固和练习(略)

  [评析: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面对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巩固练习设计精巧,针对性和层次性强,学生当堂完成,高质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评:总的说来,整个一节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一节具有特色的好课。正如周玉仁教授所指出的:" 他不仅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的作用,同时还配之其他实物的演示以及适时、适度的学生动手实际测量,再加上教师那些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调节,使学生圆满地发现了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师生之间,配合默契,知情交融;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切磋提高。这是一节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配合的好课,也是一节发挥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整体功能的好课,真正地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是春风化雨,回味无穷"。]


上一页  [1] [2] [3] 


Tag: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