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反思
[07-12 15:51:09]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929次
摘要: 3、师:你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6:1.8和0.5:0.25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 生板书:3.6×0.25=0.9,0.5×0.25=0.9,所以3.6:1.8=0.5:0.25。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算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看看是不是相等的。 生2:算出来相等的就是说明能组成比例。 师:你是把这两个比看作是一个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呢? 4、师:刚才我们是用两种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分别是? 生1:算外项和内项的乘积。。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反思,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3、师:你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6:1.8和0.5:0.25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
生板书:3.6×0.25=0.9,0.5×0.25=0.9,所以3.6:1.8=0.5:0.25。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算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看看是不是相等的。
生2:算出来相等的就是说明能组成比例。
师:你是把这两个比看作是一个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呢?
4、师:刚才我们是用两种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分别是?
生1:算外项和内项的乘积。
师:这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生2:求比值。
师:这是根据比例的意义。
3、师:你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6:1.8和0.5:0.25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
生板书:3.6×0.25=0.9,0.5×0.25=0.9,所以3.6:1.8=0.5:0.25。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算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看看是不是相等的。
生2:算出来相等的就是说明能组成比例。
师:你是把这两个比看作是一个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呢?
4、师:刚才我们是用两种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分别是?
生1:算外项和内项的乘积。
师:这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生2:求比值。
师:这是根据比例的意义。
反思:
本节课,是在围绕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来进行教学的。首先让学生学习比的相关知识,再计算小组探究出两组比的比值,从中发现每组比的比值都相等,比值相等,那么说明比也相等,由此得出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在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学生自由选择比例,得出了几个不同比例的同一规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通过一个例子并不能得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比例,可以 让学生获得了更为重要的严谨的数学研究思想。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都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但是这也是这节课上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所以我在学生初步学会用求比值和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后,再让学生总结回顾这两种判断方法,
Tag: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比例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