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10-16 19:21:42] 来源:http://www.89xue.com 实习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6) 每年定期进行煤气知识培训 与讲座,不断增强职工对煤气知识的认知和处理能力等。 4 喷煤事故的预防与管理:喷煤由于其生产原料为煤炭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因此在处理中要严格控制: (1)系统内的含氧量、温度不超标; (2) 氮气压力稳定,事故充氮装置灵敏可靠; (3) 各仪表定期校验,测量准确;(4) 各处煤粉储存不超过规定时间; (5) 煤粉挥发份不超过25 % ,原煤无着火,无明火进入喷煤生产系统; (6) 在停煤、停风状态下,喷吹与高炉的连接可靠切断等。 5 高炉出渣、出铁或铸铁事故的控制管理:高炉出渣、出铁或铸铁,易发生烧伤、爆炸事故。主要控制铁口、渣口、小坑事故。
金工认识实习报告范文,标签:实习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6) 每年定期进行煤气知识培训 与讲座,不断增强职工对煤气知识的认知和处理能力等。
4 喷煤事故的预防与管理:喷煤由于其生产原料为煤炭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因此在处理中要严格控制: (1)系统内的含氧量、温度不超标; (2) 氮气压力稳定,事故充氮装置灵敏可靠; (3) 各仪表定期校验,测量准确;(4) 各处煤粉储存不超过规定时间; (5) 煤粉挥发份不超过25 % ,原煤无着火,无明火进入喷煤生产系统; (6) 在停煤、停风状态下,喷吹与高炉的连接可靠切断等。
5 高炉出渣、出铁或铸铁事故的控制管理:高炉出渣、出铁或铸铁,易发生烧伤、爆炸事故。主要控制铁口、渣口、小坑事故。
(1) 浅铁口、潮铁口造成铁口失常出铁时跑大流,或褪泥炮时渣铁跟出均有可能造成人员烧伤或发生爆炸事故。在浅铁口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开铁口时不能开穿,用钎子打开,铁口眼要小,铁水要平稳流出,必要时高炉应减风减压处理;潮铁口应将铁口烘干后出铁;所有铁口问题均应作好小坑、沙坝等预防措施以预防铁水跑大流可能造成的事故。
(2) 渣口放渣铁水不能超过安全容铁量,出渣前应检查渣口是否漏水,防止渣口过铁发生爆炸。
(3) 小坑应勤检查,每班认真测量小坑水温,防止小坑内冷却水管烧漏;按工艺要求垒沙闸时其高度应根据铁口的工作情况决定,抠净残渣残铁、作牢烤干、出铁时通畅等。
第四站——炼钢厂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1971年1月开始筹建,1977年11月25日,1#转炉正式投产,1978年10月27日1#连铸机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1984年,二炼钢厂在全国首批开发应用了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同年,个在世界上实现了硅钢连铸生产。
1985年3月,率先在全国实现全连铸。1999年,个在世界上实现转炉溅渣与复吹炉龄同步,超过了15000炉炉龄,并持续保持炉龄最高世界纪录。2005年3月,1#转炉成功达到了30368炉,第五次刷新了复吹转炉炉龄的世界纪录。
二炼钢厂通过不断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持续开展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以纯净钢冶炼控制、复吹转炉溅渣护炉、RH真空精炼工艺、连铸机动态轻压下系统应用、结晶器液压非正弦振动系统应用等为代表的一批二炼钢厂的专有实用技术,优质钢比达100%,其中80%以上是品种钢,成为武钢和全国优质品种钢的冶炼生产基地。现有钢种产品结构涵盖了国内17大系列430个牌号钢种,大部分属于国家精品名牌产品。其中,冷轧取向硅钢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冶炼水平国内始终保持领先;高强度中厚板专用钢系列率先在国内采用“转炉——连铸”生产取得成功;以桥梁钢为代表的板材钢系列在国内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彩板钢为代表的冷轧薄板钢系列替代了进口,振兴了民族工业;耐火耐候钢系列的生产,充分满足了社会和公众安全对钢铁产品的严格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铁水中含有C、S、P等杂质,影响铁的强度和脆性等,需要对铁水进行再冶炼,以去除上述杂质,并加入Si、Mn等,调整其成分。对铁水进行重新冶炼以调整其成分的过程叫作炼钢。
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以及废钢铁。为了去除铁水中的杂质,还需要向铁水中加入氧化剂、脱氧剂和造渣材料,以及铁合金等材料,以调整钢的成分。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加入炼钢炉以后,经过供氧吹炼、加矿石、脱炭等工序,将铁水中的杂质氧化除去,最后加入合金,进行合金化,便得到钢水。炼钢炉有平炉、转炉和电炉3种,平炉炼钢法因能耗高、作业环境差已逐步淘汰。转炉和平炉炼钢是先将铁水装入混铁炉预热,将废钢加入转炉或平炉内,然后将混铁炉内的高温铁水用混铁车兑入转炉或平炉,进行融化与提温,当温度合适后,进入氧化期。电炉炼钢是在电炉炉钢内全部加入冷废钢,经过长时间的熔化与提温,再进入氧化期。
炼钢生产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氧枪系统安全技术:转炉和平炉通过氧枪向熔池供氧来强化冶炼。氧枪系统是钢厂用氧的安全工作重点。
(6) 每年定期进行煤气知识培训 与讲座,不断增强职工对煤气知识的认知和处理能力等。
4 喷煤事故的预防与管理:喷煤由于其生产原料为煤炭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因此在处理中要严格控制: (1)系统内的含氧量、温度不超标; (2) 氮气压力稳定,事故充氮装置灵敏可靠; (3) 各仪表定期校验,测量准确;(4) 各处煤粉储存不超过规定时间; (5) 煤粉挥发份不超过25 % ,原煤无着火,无明火进入喷煤生产系统; (6) 在停煤、停风状态下,喷吹与高炉的连接可靠切断等。
5 高炉出渣、出铁或铸铁事故的控制管理:高炉出渣、出铁或铸铁,易发生烧伤、爆炸事故。主要控制铁口、渣口、小坑事故。
(1) 浅铁口、潮铁口造成铁口失常出铁时跑大流,或褪泥炮时渣铁跟出均有可能造成人员烧伤或发生爆炸事故。在浅铁口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开铁口时不能开穿,用钎子打开,铁口眼要小,铁水要平稳流出,必要时高炉应减风减压处理;潮铁口应将铁口烘干后出铁;所有铁口问题均应作好小坑、沙坝等预防措施以预防铁水跑大流可能造成的事故。
(2) 渣口放渣铁水不能超过安全容铁量,出渣前应检查渣口是否漏水,防止渣口过铁发生爆炸。
(3) 小坑应勤检查,每班认真测量小坑水温,防止小坑内冷却水管烧漏;按工艺要求垒沙闸时其高度应根据铁口的工作情况决定,抠净残渣残铁、作牢烤干、出铁时通畅等。
第四站——炼钢厂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1971年1月开始筹建,1977年11月25日,1#转炉正式投产,1978年10月27日1#连铸机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1984年,二炼钢厂在全国首批开发应用了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同年,个在世界上实现了硅钢连铸生产。
1985年3月,率先在全国实现全连铸。1999年,个在世界上实现转炉溅渣与复吹炉龄同步,超过了15000炉炉龄,并持续保持炉龄最高世界纪录。2005年3月,1#转炉成功达到了30368炉,第五次刷新了复吹转炉炉龄的世界纪录。
二炼钢厂通过不断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持续开展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以纯净钢冶炼控制、复吹转炉溅渣护炉、RH真空精炼工艺、连铸机动态轻压下系统应用、结晶器液压非正弦振动系统应用等为代表的一批二炼钢厂的专有实用技术,优质钢比达100%,其中80%以上是品种钢,成为武钢和全国优质品种钢的冶炼生产基地。现有钢种产品结构涵盖了国内17大系列430个牌号钢种,大部分属于国家精品名牌产品。其中,冷轧取向硅钢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冶炼水平国内始终保持领先;高强度中厚板专用钢系列率先在国内采用“转炉——连铸”生产取得成功;以桥梁钢为代表的板材钢系列在国内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彩板钢为代表的冷轧薄板钢系列替代了进口,振兴了民族工业;耐火耐候钢系列的生产,充分满足了社会和公众安全对钢铁产品的严格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铁水中含有C、S、P等杂质,影响铁的强度和脆性等,需要对铁水进行再冶炼,以去除上述杂质,并加入Si、Mn等,调整其成分。对铁水进行重新冶炼以调整其成分的过程叫作炼钢。
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以及废钢铁。为了去除铁水中的杂质,还需要向铁水中加入氧化剂、脱氧剂和造渣材料,以及铁合金等材料,以调整钢的成分。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加入炼钢炉以后,经过供氧吹炼、加矿石、脱炭等工序,将铁水中的杂质氧化除去,最后加入合金,进行合金化,便得到钢水。炼钢炉有平炉、转炉和电炉3种,平炉炼钢法因能耗高、作业环境差已逐步淘汰。转炉和平炉炼钢是先将铁水装入混铁炉预热,将废钢加入转炉或平炉内,然后将混铁炉内的高温铁水用混铁车兑入转炉或平炉,进行融化与提温,当温度合适后,进入氧化期。电炉炼钢是在电炉炉钢内全部加入冷废钢,经过长时间的熔化与提温,再进入氧化期。
炼钢生产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氧枪系统安全技术:转炉和平炉通过氧枪向熔池供氧来强化冶炼。氧枪系统是钢厂用氧的安全工作重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