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实践报告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 正文

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

[10-16 19:28: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实践报告   阅读:90
摘要:(2)就目前的情况,打工子弟学校更适合打工子女就学。打工子弟学校和北京公立学校相比,北京公立学校在各方面的优势都是无法比拟的,在硬件上和软件上两者的差距都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的状况来看,打工子弟小学是更适合打工者子女的:①公立学校虽然学费不高,但对外来人口子女要收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费用,每年二、三千元,使得流动农民家庭望而却步。②公立学校所收借读费、赞助费,往往要求几年的费用一次交请。一位家长说:“我们是流动人口啊,我们现在在这里,以后还不知到哪儿去呢。它要我们把几年的钱一次交了,明年我们离开这儿怎么办?”公立学校的收费方式不适合这些家庭流动性大的特点。③据反映,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
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标签:实践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

  (2)就目前的情况,打工子弟学校更适合打工子女就学。

  打工子弟学校和北京公立学校相比,北京公立学校在各方面的优势都是无法比拟的,在硬件上和软件上两者的差距都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的状况来看,打工子弟小学是更适合打工者子女的:

  ①公立学校虽然学费不高,但对外来人口子女要收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费用,每年二、三千元,使得流动农民家庭望而却步。②公立学校所收借读费、赞助费,往往要求几年的费用一次交请。一位家长说:“我们是流动人口啊,我们现在在这里,以后还不知到哪儿去呢。它要我们把几年的钱一次交了,明年我们离开这儿怎么办?”公立学校的收费方式不适合这些家庭流动性大的特点。③据反映,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因此教师不拿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由于借读生户籍不在本地,参加诸如学科竞赛之类活动都顶着当地学生的姓名,得了奖也归当地学生。这就是说,借读生与当地学生待遇不同,教育权利不平等。

  (3)打工子弟小学与家乡学校相比具有优势。与北京公立小学相比,打工子弟学校有很多不足之处,与家乡学校相比,尽管外界看来打工子弟学校教学设施和条件十分简陋,但仍有39.1%的家长认为家乡学校好,打工子弟学校具有比较优势。对于打工者来说他们的理想的选择序列为:北京公立学校(如果降低门槛的话)、北京的打工子弟小学、家乡学校。就目前的客观条件,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就总体而言,北京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加在一起也还远远不能满足打工者子女的教育需要。

  三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基本情况

  

  打工子弟学校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是打工者群体对自己所处群体需求的自我满足,这些学校共有多少所,基本情况如何?课题组在1999年对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普查。在艰苦的调查中,共寻访到114所打工子弟学校,有报道说在上海,目前为这些孩子开办的民办学校已有近400所。(此数据源自环球时报2001年5月22日第4版,未经调查证实)我们相信,打工子弟学校在农民工分布比较多的地方大量存在,更多的实地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1迅速扩张的打工子弟学校

  (1)总体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114所学校中就学的学生总数为10694名(数据截止于1999年4月),平均每校93人。在114所学校中,有三所是幼儿园,其余的都是开设义务教育课程的学校。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学校主要分布于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乡接合部,尤以朝阳区和海淀区最为密集。其中,朝阳区有44所,海淀区有4

《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第3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1所,石景山区11所,丰台区7所,通州区1所,昌平县8所,大兴县2所。海淀、朝阳、石景山比较普遍和密集,往往几村一所,一村一所,甚至一村四、五所。而西城、东城、崇文、宣武这些市区中心地带,即二环以内没有发现此类学校。二环与三环之间有1所,三环与四环之间有15所,四环与五环之间有60所,五环以外有42所。可见,打工子弟学校主要分布在四环以外,因为这些地区流动人口多,房租也相对低廉。打工子弟学校一般规模较小,平均每校有学生93人。学校之间规模相差巨大,小的只有7人,到1999年年初,最大的已经达到1300多人。超过200人的学校只有太阳宫附近的育英小学、清河的鸿雁班2、八家私小、昆明湖南路的张北希望小学、京豫陈小学、明圆学校、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等几所。

  

  (2)打工子弟学校的特点。

  这些学校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属于私人办学;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招收的学生是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开办十分简单。建立这种学校所需资本较少,又不需要办学手续,办学者只要租几间民房,或者在菜地里搭几间窝棚,一个学校就张罗起来了。而且,先期的微小投入可以很快通过学费来收回。招聘教师也没有什么标准,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当。有5所学校甚至只有一位教师,也就是办学者自己带着几个孩子上课。有两个教师的学校有22所,很多是夫妻店;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学校往往缺乏一些基本的教学器材,诸如三角板、圆规等等。学生在很简陋的条件下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实践报告实践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