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昆虫种类调查报告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寄生范围:萝卜、白菜、甘蓝、油菜、荠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豆科牧草。3.眼蝶矍眼蝶: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大佛头山腰。特点:翅展33—45mm。体茶褐色,腹面色灰;翅茶褐色,前翅亚端部下方有黑底蓝色双心黄圈大眼斑1个,眼斑周围色稍淡;后翅后缘区与亚端区色稍淡,蓝心黑底黄圈眼斑2个位于第2和3室。成虫发生于四月初至十月末均能见到。成虫不访花。飞行较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及林间阴处。牧女珍眼蝶: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林间寄生范围:香附子、油莎豆等莎草科植物。特征:翅展38-40毫米。翅面土黄色,前翅基部三条脉明显膨大;翅背色淡,前翅亚缘区有一列黑色眼纹,后翅亚缘区一列6个黄圈黑眼纹;前后翅亚前缘线银白色,波状,内侧。
千佛山昆虫种类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寄生范围:萝卜、白菜、甘蓝、油菜、荠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豆科牧草。
3.眼蝶
矍眼蝶: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大佛头山腰。
特点:翅展33—45mm。体茶褐色,腹面色灰;翅茶褐色,前翅亚端部下方有黑底蓝色双心黄圈大眼斑1个,眼斑周围色稍淡;后翅后缘区与亚端区色稍淡,蓝心黑底黄圈眼斑2个位于第2和3室。
成虫发生于四月初至十月末均能见到。成虫不访花。飞行较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及林间阴处。
牧女珍眼蝶: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林间
寄生范围:香附子、油莎豆等莎草科植物。特征:翅展38-40毫米。翅面土黄色,前翅基部三条脉明显膨大;翅背色淡,前翅亚缘区有一列黑色眼纹,后翅亚缘区一列6个黄圈黑眼纹;前后翅亚前缘线银白色,波状,内侧有橙色条纹。
4.灰蝶
蓝灰蝶,是平地最常见的小型蝴蝶。成虫常於草地、树林边以及路旁低飞,也常出现在各种草本植物旁。
(三)步甲
绿步甲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脚草地
绿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绿步甲前胸背板暗铜色,鞘翅金绿色,疣突黑色;体腹面略带蓝色光泽。它体长35mm。主要捕食鳞翅目昆虫幼虫,肉食性昆虫。主要分布于北京、河 《千佛山昆虫种类调查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北、河南、山东等地。
(我曾饲养过两只绿步甲半年,绿步甲成功产卵,孵出幼虫。最喜欢食蜗牛。也喂过火腿肠、虾肉、蟹肉,甚至水果,它们都吃得很带劲。法布尔昆虫记记载它们不吃鱼肉,我试着喂了些,果真不吃。所以,我认为,绿步甲属杂食性昆虫。)
双齿蝼步甲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脚草地
双齿蝼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双齿蝼步甲体黑色有光泽;触角末端、口须末端、足胫节和跗节略带暗红褐色;中足胫节外缘近端部有2个刺突。它体长23~26mm,宽7.5~9mm。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等地。
这小家伙爱装死,一碰它,立刻就不动了。
(四)瓢虫
1.异色瓢虫
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
异色瓢虫体卵圆形。色泽和斑纹变异甚大,大致可分为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鞘翅在7/8处有1条显著横脊,是鉴定该种的重要特征。捕食同翅目的蚜虫和木虱等昆虫。它体长5.4~8mm,宽3.8~5.2mm。
有时我们去野外观察,发现植物上很多“种”瓢虫,实际上属于同一个种,只不过它具有不同的斑纹变化而已。
异色瓢虫是中国分布最广的瓢虫之一,我国除广东南部、香港没有分布外,其它地区均有分布。异色瓢虫称得上是一种“超级杀手”,它能捕食多种蚜虫、蚧虫、木虱、蛾类的卵及小幼虫等,此外它还能捕食其他瓢虫。我国曾用异色瓢虫防治松树的大害虫日本松干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与香山、天坛、北海等公园开展释放异色瓢虫、七星瓢虫等天敌,捕食园林树木上的蚜虫等小昆虫,效果不错。国外还培育出无飞翔能力的异色瓢虫应用在温室或大田,这是因为许多释放后的成虫会飞走。
通过实地调查,前几年千佛山异色瓢虫发现较多,近几年异色瓢虫数量减少。
2.龟纹瓢虫(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
龟背瓢虫
斑纹多变,有时鞘翅全黑或无黑纹。常见于农田杂草,以及果园树丛,捕食多种蚜虫。它耐高温,7月下旬后受高温和蚜虫凋落的影响,其他瓢虫数量骤降,而龟纹瓢虫因耐高温,喜高湿,在棉花、芋头、豆类等作物田生活。
3.七星瓢虫
体长6.5~7.5mm。翅鞘橙红色,左右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无近似种。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寄生范围:萝卜、白菜、甘蓝、油菜、荠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豆科牧草。
3.眼蝶
矍眼蝶: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大佛头山腰。
特点:翅展33—45mm。体茶褐色,腹面色灰;翅茶褐色,前翅亚端部下方有黑底蓝色双心黄圈大眼斑1个,眼斑周围色稍淡;后翅后缘区与亚端区色稍淡,蓝心黑底黄圈眼斑2个位于第2和3室。
成虫发生于四月初至十月末均能见到。成虫不访花。飞行较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及林间阴处。
牧女珍眼蝶: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林间
寄生范围:香附子、油莎豆等莎草科植物。特征:翅展38-40毫米。翅面土黄色,前翅基部三条脉明显膨大;翅背色淡,前翅亚缘区有一列黑色眼纹,后翅亚缘区一列6个黄圈黑眼纹;前后翅亚前缘线银白色,波状,内侧有橙色条纹。
4.灰蝶
蓝灰蝶,是平地最常见的小型蝴蝶。成虫常於草地、树林边以及路旁低飞,也常出现在各种草本植物旁。
(三)步甲
绿步甲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脚草地
绿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绿步甲前胸背板暗铜色,鞘翅金绿色,疣突黑色;体腹面略带蓝色光泽。它体长35mm。主要捕食鳞翅目昆虫幼虫,肉食性昆虫。主要分布于北京、河 《千佛山昆虫种类调查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北、河南、山东等地。
(我曾饲养过两只绿步甲半年,绿步甲成功产卵,孵出幼虫。最喜欢食蜗牛。也喂过火腿肠、虾肉、蟹肉,甚至水果,它们都吃得很带劲。法布尔昆虫记记载它们不吃鱼肉,我试着喂了些,果真不吃。所以,我认为,绿步甲属杂食性昆虫。)
双齿蝼步甲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脚草地
双齿蝼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双齿蝼步甲体黑色有光泽;触角末端、口须末端、足胫节和跗节略带暗红褐色;中足胫节外缘近端部有2个刺突。它体长23~26mm,宽7.5~9mm。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等地。
这小家伙爱装死,一碰它,立刻就不动了。
(四)瓢虫
1.异色瓢虫
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
异色瓢虫体卵圆形。色泽和斑纹变异甚大,大致可分为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鞘翅在7/8处有1条显著横脊,是鉴定该种的重要特征。捕食同翅目的蚜虫和木虱等昆虫。它体长5.4~8mm,宽3.8~5.2mm。
有时我们去野外观察,发现植物上很多“种”瓢虫,实际上属于同一个种,只不过它具有不同的斑纹变化而已。
异色瓢虫是中国分布最广的瓢虫之一,我国除广东南部、香港没有分布外,其它地区均有分布。异色瓢虫称得上是一种“超级杀手”,它能捕食多种蚜虫、蚧虫、木虱、蛾类的卵及小幼虫等,此外它还能捕食其他瓢虫。我国曾用异色瓢虫防治松树的大害虫日本松干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与香山、天坛、北海等公园开展释放异色瓢虫、七星瓢虫等天敌,捕食园林树木上的蚜虫等小昆虫,效果不错。国外还培育出无飞翔能力的异色瓢虫应用在温室或大田,这是因为许多释放后的成虫会飞走。
通过实地调查,前几年千佛山异色瓢虫发现较多,近几年异色瓢虫数量减少。
2.龟纹瓢虫(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
龟背瓢虫
斑纹多变,有时鞘翅全黑或无黑纹。常见于农田杂草,以及果园树丛,捕食多种蚜虫。它耐高温,7月下旬后受高温和蚜虫凋落的影响,其他瓢虫数量骤降,而龟纹瓢虫因耐高温,喜高湿,在棉花、芋头、豆类等作物田生活。
3.七星瓢虫
体长6.5~7.5mm。翅鞘橙红色,左右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无近似种。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上一篇: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