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的调查报告» 正文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的调查报告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
摘要: 他们按照这个总体思路,20xx年打算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观念上促转变,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广大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广大干部群众得知后,无不欢心鼓舞,跃跃欲试,都说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了!但在人心沸腾之时也不乏有些杂音干扰。有的片面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大拆大并建新村;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是好,我们没有实力建不了;有的认为要我建新村,上面给资金;甚至有的认为拆并建新村,风水破坏尽,有财发不了,谁来负责任,等等。县委、县政府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统一思想要先行。他们打算,在全县继续广泛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的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他们按照这个总体思路,20xx年打算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观念上促转变,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广大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广大干部群众得知后,无不欢心鼓舞,跃跃欲试,都说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了!但在人心沸腾之时也不乏有些杂音干扰。有的片面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大拆大并建新村;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是好,我们没有实力建不了;有的认为要我建新村,上面给资金;甚至有的认为拆并建新村,风水破坏尽,有财发不了,谁来负责任,等等。县委、县政府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统一思想要先行。他们打算,在全县继续广泛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联系**实际,认真开展讨论,做到“四克服四树立”:克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片面认识,树立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的思想;克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大拆大建的错误思想,树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求实观念;克服因循守旧、封建迷信思想,树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观念;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力更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的调查报告(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生、艰苦奋斗的观念。通过“四克服四树立”,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在“新”字上做文章,把要求具体到建设的内容上来。县委、县政府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不能只把眼光盯在“村”上,而是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的要求,深刻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包容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的实际,把20个字的要求落到实处?他们在这个方面都有一个初步的构想。概括起来为10个“新”字:  
       1、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发展新产业。只有农民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基础。要继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农民有稳定的增收来源。该县三里畈镇,是全省“百镇千村建设”试点镇之一。他们打算立足本镇特色和现有基础,在发展壮大以板栗、甜柿、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今年还大力发展竹笋和特色养殖业,尽快引进和扶持一至两家新的农业型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2、以在建的“生态文明垸落”为基础,建设新村镇。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从**的实际出发,按照“建设依山傍水的特色山城和生态农村”的总体构想,在已经进行的“生态文明垸落”建设的基础上,再高质量地抓好300个自然村文明示范点建设。三里畈镇计划两年内修编完成所有的村镇规划,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还比较贫困的胜利镇,今年打算进一步抓好全镇“一心(一个中心镇)七点(七个重点村落)”建设和20个300户文明示范点建设,以此推动扶贫开发再上新台阶。 
        3、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内容,展现新面貌。继续抓好“五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使群众生产更方便、生活更丰富、信息更灵通。努力搞好“五改”,即改猪圈、改牛栏、改厕所、改柴灶、改收捡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五通、五改,使广大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健康水平。采取大规模训、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形式,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建设”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地开发和转移就业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