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六是价格低廉。受福建、浙江、河南等地银耳以及假冒通江银耳的冲击,银耳价格下降,1995年前收购均价为每公斤48.6元,现均价为37.2元,加上经营中的耗费,每公斤倒贴10元以上,挫伤了耳农的生产积极性。 三、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 通江银耳是历史性资源品牌,是我县的一项特色产业。发展银耳特色产业,符合产业发展要求。据专家预测,今后农业将由种植业、养殖业二元结构发展到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结构,植物、动物、菌种三分天下,作为菌中之冠的通江银耳,必将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通江银耳是典型的绿色食品,符合世界消费潮流,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任何其它品牌银耳不可比拟的。 四、加快通江银耳特。
关于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六是价格低廉。受福建、浙江、河南等地银耳以及假冒通江银耳的冲击,银耳价格下降,1995年前收购均价为每公斤48.6元,现均价为37.2元,加上经营中的耗费,每公斤倒贴10元以上,挫伤了耳农的生产积极性。
三、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
通江银耳是历史性资源品牌,是我县的一项特色产业。发展银耳特色产业,符合产业发展要求。据专家预测,今后农业将由种植业、养殖业二元结构发展到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结构,植物、动物、菌种三分天下,作为菌中之冠的通江银耳,必将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通江银耳是典型的绿色食品,符合世界消费潮流,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任何其它品牌银耳不可比拟的。
四、加快通江银耳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把通江银耳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须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设立银耳特色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银耳科研、技术推广、防范和化解产业发展风险等。建设务实、能干,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强将精 《关于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兵队伍,大马力推动银耳特色产业化进程。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优良种子选育。建设2—3个天然银耳生产基地作为选育银耳菌株的良种源,确保种源优良及更替的连续性。狠抓银耳新法栽培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袋料栽培银耳的比重。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银耳生产及加工技术,拓展银耳精深加工业的空间,开发银耳方便食品和饮品,突出其益寿养颜功效和药用价值。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通江银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改组改造。支持加工转化通江银耳的民营企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四是积极开拓市场。加快建立银耳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发展现有营销网络。研究运用互联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加大通江银耳的宣传力度。积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品牌自我保护能力。五是保护发展耳林资源。退耕还林,到20xx年,新增耳林1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以上。改造中低产耳林。
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困难同在,只要我们尊重产业化发展规律,坚持抓发展不动摇,通江银耳产业就完全能够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特色支柱产业。
《关于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六是价格低廉。受福建、浙江、河南等地银耳以及假冒通江银耳的冲击,银耳价格下降,1995年前收购均价为每公斤48.6元,现均价为37.2元,加上经营中的耗费,每公斤倒贴10元以上,挫伤了耳农的生产积极性。
三、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
通江银耳是历史性资源品牌,是我县的一项特色产业。发展银耳特色产业,符合产业发展要求。据专家预测,今后农业将由种植业、养殖业二元结构发展到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结构,植物、动物、菌种三分天下,作为菌中之冠的通江银耳,必将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通江银耳是典型的绿色食品,符合世界消费潮流,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任何其它品牌银耳不可比拟的。
四、加快通江银耳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把通江银耳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须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设立银耳特色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银耳科研、技术推广、防范和化解产业发展风险等。建设务实、能干,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强将精 《关于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兵队伍,大马力推动银耳特色产业化进程。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优良种子选育。建设2—3个天然银耳生产基地作为选育银耳菌株的良种源,确保种源优良及更替的连续性。狠抓银耳新法栽培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袋料栽培银耳的比重。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银耳生产及加工技术,拓展银耳精深加工业的空间,开发银耳方便食品和饮品,突出其益寿养颜功效和药用价值。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通江银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改组改造。支持加工转化通江银耳的民营企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四是积极开拓市场。加快建立银耳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发展现有营销网络。研究运用互联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加大通江银耳的宣传力度。积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品牌自我保护能力。五是保护发展耳林资源。退耕还林,到20xx年,新增耳林1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以上。改造中低产耳林。
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困难同在,只要我们尊重产业化发展规律,坚持抓发展不动摇,通江银耳产业就完全能够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特色支柱产业。
《关于通江银耳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