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关于对近郊农村城市化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正文

关于对近郊农村城市化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
摘要: 3.相关的扶持政策不配套。一本稿版权属于青年秘书网是金融政策不够灵活。目前,银行对新办企业,尤其是农民办的企业原则上不予贷款,就是给予贷款,也需要多方协调,且审批手续十分复杂。二是税收政策扶持不到位。对刚刚失去土地的农民靠有限的资金筹建起来的企业来说,都负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国家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减缓企业压力。尤其是对村办集体企业应积极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让失去土地的农民看到生活的希望。 4.受市控制规划影响。由于这4个村地处近郊受市整体规划控制,使村里一些有潜力的计划项目得不到及时开发,影响了近郊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4个近郊村共有农民2771户,在城区购买住房或居 《关于对近郊农村。
关于对近郊农村城市化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3.相关的扶持政策不配套。一本稿版权属于青年秘书网是金融政策不够灵活。目前,银行对新办企业,尤其是农民办的企业原则上不予贷款,就是给予贷款,也需要多方协调,且审批手续十分复杂。二是税收政策扶持不到位。对刚刚失去土地的农民靠有限的资金筹建起来的企业来说,都负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国家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减缓企业压力。尤其是对村办集体企业应积极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让失去土地的农民看到生活的希望。
     4.受市控制规划影响。由于这4个村地处近郊受市整体规划控制,使村里一些有潜力的计划项目得不到及时开发,影响了近郊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4个近郊村共有农民2771户,在城区购买住房或居

《关于对近郊农村城市化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和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住在村自建规范小区的户数约占村民总数的10%。
     5.工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缺少骨干项目。从调研情况分析来看,近年来虽然近郊村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体看,还存在质量不高、规模较小、增幅不快的问题。尤其是缺少具有形成支柱产业和拉动能力的骨干项目,缺乏过得硬、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6.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眼界不宽。通过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农民过多地看重眼前利益,在土地征占问题上期望值过高,打走了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失去了发展机遇;再就是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缺乏重商意识和发展意识,想富不会富,热衷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有的农民不愿离土离乡另某出路,老守田园,忙完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便无所事事,一年闲半年。调查数据显示,从事农业生产与从事二、三产业的从经济收益上相差7至8倍。如果能够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分离到二、三产业之中,近郊村的经济增长幅度和城市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三、加快推进近郊村城市化建设的建议
     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指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过渡的过程。具体衡量标准为:农村人口城市化,居住环境社区化,生产方式工业(二、三产)化,农民职业非农化,经济收入多元化。
     1.以创新村政管理体制为重点实现利转民。创新现行的村政管理体制,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近郊村农业的逐年萎缩和二、三产业的逐年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原有的村政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了,要从过去以地管人向以钱管人的手段转变。4个村要通过村集体创办实业,建立独立法人,村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把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实行民主监督、集体管理、鱼水相依、互利互惠。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和农村向城市化过渡过程中实现充分再就业,也实现了对农民的有效管理。
     2.以发展工业和与城市功能配套的三产项目为重点,实现农转非。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要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服务城市的三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形成规模化建设、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实现农工贸、产加销多位一体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为农民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就业空间,尽最大可能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转移到工业和多种经营产业中去,实现农民身份真正意义上的非农化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3.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实现村转城。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吸纳多种经济成份,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配套功能,使农村尽快变城市,在形象上实现城市化。但由于受市整体规划的限制,在村民居住小区建设上与城市化要求相差较远,还无法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在加大城市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彻底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出路问题。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与上级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政策,规划建设好相应的各种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和高标准的农民新村,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居住形式社区化、城市化,农民就业持久化、效益化,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