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政府财力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考核内容,建立一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这样才能纠正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教卫的倾向。 (二)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主体,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也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到本世纪末(指二十世纪)全国财政。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政府财力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考核内容,建立一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这样才能纠正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教卫的倾向。
(二)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主体,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也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到本世纪末(指二十世纪)全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据联合国的统计,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1998—1999年,我国对教育的总投入相当于GDP的2.2%,而同期土耳其为2.9%,印度为3.2%,俄罗斯为3.5%,菲律宾为4.2%。到2002年,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也仅仅占GDP的2.55%,与《纲要》的要求相距甚远,与联合国推荐的比例差距更大。教育经费在总体上与教育所承担的重任有明显的差距,经费短缺面广量大,在农村尤其如此。在农村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写在学校破旧的墙上,与有些部门漂亮的办公楼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投入上的矛盾和无奈。在相对不足的教育经费上,投入又向高、中等教育倾斜。浙江省2002年的经费支出中,大中专院校占26.4%,技校和高中(含职高)占18.9%,普通初中和小学占47.8%,其他学校占6.9%。而在校普通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数量要占到全部在校生的72.6%。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看,中小学与高、中等院校差距也很大,2002年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6651元、2353元、1716元和1455元,其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2736元、489元、230元和128元。
为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省财政厅、教育厅日前联合发布了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浙财教〔2003〕36号文件),规定二、三类地区(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分别为280元和240元,农村小学为200元和180元。这里规定的农村中学仅仅是指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农村小学是指村办小学、完小以及乡镇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大量的乡镇一级的中小学还没有包括在内。但从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仍没有达到这个省定的最低标准。
所以,我们建议必须从现在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非常手段,增加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明确规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具体速度,使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纲要》规定的4%的要求,并在分配上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教育这个基础。在城市,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加大力度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大量民工子女能享受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城市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正如国务院发研究中心研究员卢迈所说:“财政资金分配上,是一些城市种花种草搞形象工程占大头,还是给农民工子弟就学提供点补贴?无疑,今天在农民工子弟的教育上花点钱,将来受益的是整个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使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百分之百集中在教育上,不再为学校的经费、教师的福利发愁。
(三)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第6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 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现代经济学虽然在平等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未能找到良策,但有一点却是被公认的,即教育会改变人的能力、改进生存的状况、改善社会平等与公正。而教育的不平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因此兴办公立学校成为西方社会解决由于公民先天差别导致贫富悬殊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尤其是中央一级和省(州)一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占了很大比重。如美国,上世九十年代以来,联邦和州级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比重分别为7%和46% ;日本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承担了初等中等教育经费的24%和76 %。而目前我国中央一级和省一级财政教育支出只占教育总支出的9%和13%,而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流向了大中专院校等非义务教育领域。
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政府财力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干部的考核办法,增加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等考核内容,建立一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这样才能纠正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教卫的倾向。
(二)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主体,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也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到本世纪末(指二十世纪)全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据联合国的统计,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1998—1999年,我国对教育的总投入相当于GDP的2.2%,而同期土耳其为2.9%,印度为3.2%,俄罗斯为3.5%,菲律宾为4.2%。到2002年,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也仅仅占GDP的2.55%,与《纲要》的要求相距甚远,与联合国推荐的比例差距更大。教育经费在总体上与教育所承担的重任有明显的差距,经费短缺面广量大,在农村尤其如此。在农村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写在学校破旧的墙上,与有些部门漂亮的办公楼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投入上的矛盾和无奈。在相对不足的教育经费上,投入又向高、中等教育倾斜。浙江省2002年的经费支出中,大中专院校占26.4%,技校和高中(含职高)占18.9%,普通初中和小学占47.8%,其他学校占6.9%。而在校普通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数量要占到全部在校生的72.6%。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看,中小学与高、中等院校差距也很大,2002年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6651元、2353元、1716元和1455元,其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2736元、489元、230元和128元。
为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省财政厅、教育厅日前联合发布了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浙财教〔2003〕36号文件),规定二、三类地区(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分别为280元和240元,农村小学为200元和180元。这里规定的农村中学仅仅是指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农村小学是指村办小学、完小以及乡镇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大量的乡镇一级的中小学还没有包括在内。但从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仍没有达到这个省定的最低标准。
所以,我们建议必须从现在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非常手段,增加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明确规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具体速度,使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纲要》规定的4%的要求,并在分配上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教育这个基础。在城市,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加大力度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大量民工子女能享受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城市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正如国务院发研究中心研究员卢迈所说:“财政资金分配上,是一些城市种花种草搞形象工程占大头,还是给农民工子弟就学提供点补贴?无疑,今天在农民工子弟的教育上花点钱,将来受益的是整个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使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能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百分之百集中在教育上,不再为学校的经费、教师的福利发愁。
(三)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第6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 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现代经济学虽然在平等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未能找到良策,但有一点却是被公认的,即教育会改变人的能力、改进生存的状况、改善社会平等与公正。而教育的不平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因此兴办公立学校成为西方社会解决由于公民先天差别导致贫富悬殊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尤其是中央一级和省(州)一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占了很大比重。如美国,上世九十年代以来,联邦和州级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比重分别为7%和46% ;日本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承担了初等中等教育经费的24%和76 %。而目前我国中央一级和省一级财政教育支出只占教育总支出的9%和13%,而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流向了大中专院校等非义务教育领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