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05-09 20:54:01]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5、多数乡镇、部门的领导同志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摸得透、吃得准,工作思路和措施比较清晰有力。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全县整体工作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情况、职能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清晰思路,虽然有些工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大都还是表示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前广大干部比较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乡镇、县直部门领导同志进行座谈和征求意见的情况分析,他们所反映和关注的问 《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www.。
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5、多数乡镇、部门的领导同志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摸得透、吃得准,工作思路和措施比较清晰有力。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全县整体工作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情况、职能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清晰思路,虽然有些工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大都还是表示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前广大干部比较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乡镇、县直部门领导同志进行座谈和征求意见的情况分析,他们所反映和关注的问 《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题,不仅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全县团结、稳定、发展的大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财政困难”是乡镇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并日益成为影响干部队伍稳定和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乡镇缺乏骨干财源,财政较为困难,经费严重不足,机关正常运转有一定的压力,有的反映甚至出现了“零运转”或“负运转”现象;个别乡镇编外工作人员半年多没发工资,对稳定乡镇基层干部、调动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骨干创税企业少,经济实力不强,县乡财政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压力很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也是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有的乡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特别是编外人员的管理、使用和待遇需要加强,干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乡镇主要负责人反映,自1995年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人员编制一直未动,干部队伍得不到有效补充。目前,有的乡镇干部在编人员出现年龄老化,由于乡镇基层具体任务比较多,为避免工作缺位,一些工作片和部门负责人只好由编外人员担任。据统计,全县84个工作片中,其中由编外干部担任组长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多,而且工作片的工作人员多为编外干部。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素质,以尽快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3、乡镇的工作环境不够宽松,责任和权力的运转不平衡,工作的主动权和能动性不足。乡镇负责同志普遍感到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而由于许多部门职能上划等体制方面的原因,基层政权可调控的权力资源非常少,缺少抓手,工作被动。这种状况的发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乡镇行政运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对许多本来应由乡镇自身所应解决的问题,届时却往往无能为力。
4、个别部门和单位自身利益至上,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淡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环境的治理力度。个别职能部门存有“小利益”思想,脱离阳信“经济起步阶段”的实际,以所谓的“标准”、“法规”硬卡硬量,“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和经营业户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态度生硬冷漠,重管理、轻服务,有的甚至对企业执行的优惠政策不一致,损害了“诚信阳信”的形象。有的乡镇反映,服务的一年年见不着人,收费的一帮帮推不出去。
5、“三农”工作新形势的变化,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较大。近一个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三农”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种新形势、新变化,要求各级农村工作的思路、措施、重点和工作方式方法,必须逐步实现战略性的调整和转移。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来讲,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多数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对此也有着很深的体会。
6、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广大干部在思想情绪和工作上带来负面影响。在调研过程中,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同志谈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措施明确,特别是招商引资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路子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招商引资应从阳信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依靠企业招商、依靠能人招商,并不断探索新的安商方式,不招商不行,盲目招商也不行,从而真正使“企业创收、财政创税、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调研组座谈的多数干部认为,目前阳信穷点、难点不算什么,也是暂时的,关键是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而个别地方或者某些工作中发生的形式主义现象,甚至是弄虚作假、浮夸不实的东西,容易在他们思想上产生反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5、多数乡镇、部门的领导同志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摸得透、吃得准,工作思路和措施比较清晰有力。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全县整体工作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情况、职能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清晰思路,虽然有些工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大都还是表示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前广大干部比较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乡镇、县直部门领导同志进行座谈和征求意见的情况分析,他们所反映和关注的问 《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题,不仅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全县团结、稳定、发展的大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财政困难”是乡镇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并日益成为影响干部队伍稳定和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乡镇缺乏骨干财源,财政较为困难,经费严重不足,机关正常运转有一定的压力,有的反映甚至出现了“零运转”或“负运转”现象;个别乡镇编外工作人员半年多没发工资,对稳定乡镇基层干部、调动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骨干创税企业少,经济实力不强,县乡财政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压力很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也是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有的乡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特别是编外人员的管理、使用和待遇需要加强,干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乡镇主要负责人反映,自1995年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人员编制一直未动,干部队伍得不到有效补充。目前,有的乡镇干部在编人员出现年龄老化,由于乡镇基层具体任务比较多,为避免工作缺位,一些工作片和部门负责人只好由编外人员担任。据统计,全县84个工作片中,其中由编外干部担任组长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多,而且工作片的工作人员多为编外干部。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素质,以尽快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3、乡镇的工作环境不够宽松,责任和权力的运转不平衡,工作的主动权和能动性不足。乡镇负责同志普遍感到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而由于许多部门职能上划等体制方面的原因,基层政权可调控的权力资源非常少,缺少抓手,工作被动。这种状况的发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乡镇行政运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对许多本来应由乡镇自身所应解决的问题,届时却往往无能为力。
4、个别部门和单位自身利益至上,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淡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环境的治理力度。个别职能部门存有“小利益”思想,脱离阳信“经济起步阶段”的实际,以所谓的“标准”、“法规”硬卡硬量,“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和经营业户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态度生硬冷漠,重管理、轻服务,有的甚至对企业执行的优惠政策不一致,损害了“诚信阳信”的形象。有的乡镇反映,服务的一年年见不着人,收费的一帮帮推不出去。
5、“三农”工作新形势的变化,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较大。近一个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三农”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种新形势、新变化,要求各级农村工作的思路、措施、重点和工作方式方法,必须逐步实现战略性的调整和转移。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来讲,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多数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对此也有着很深的体会。
6、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广大干部在思想情绪和工作上带来负面影响。在调研过程中,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同志谈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措施明确,特别是招商引资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路子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招商引资应从阳信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依靠企业招商、依靠能人招商,并不断探索新的安商方式,不招商不行,盲目招商也不行,从而真正使“企业创收、财政创税、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调研组座谈的多数干部认为,目前阳信穷点、难点不算什么,也是暂时的,关键是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而个别地方或者某些工作中发生的形式主义现象,甚至是弄虚作假、浮夸不实的东西,容易在他们思想上产生反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