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收银员实习周记
20xx年04月01号---20xx年04月08号
“延伸”,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词义为“向外延长、伸展;扩大宽度、大小、范围”,引申义为“对先前发言中曾经提出过的论证进行补充”。这个星期受到“延伸”氛围的影响,我经常会在做这样的事情时不经意地想到这个词。其实,在以前未接触到“延伸”这个词的时候,我也已经在做着“延伸”这样的行为。只是,以前的我,不会感知到这是一种延伸,但同样地,我会用另外两个词来表达,那是“联想”与“扩充”。在与别人的沟通中,我会经常使用联想,也会建议别人用联想。因为这样做能够使得两人之间的对话得到延伸。而扩充,则多在文字写作,特别是议论性散文和通讯稿等方面,如何先定主题或主线,继而把整篇文章加以补充说明使其变得充实,正是扩充能带来的方便。
实际上,无伦是“延伸”、“联想”还是“扩充”, 说的都是我们在接受知识或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抓住一个点,然后将其放大,用其他相关的东西充实这个知识点或沟通点,这样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对这个点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去解决某个问题。在酒店服务方面更是需要这样的延伸。如接待面对客人时直接的交谈,可以从好的房间延伸至其成分,再在其中的某间房的信息告诉客人。这样,接待员与客人之间便产生了沟通与共鸣,将有助于接待更好地向客人推销好点的房间。
我们对“延伸”这个词的理解貌似有点偏离。有时,部分人的“延伸”会天马行空,成为了俗话说的“扯远了”;甚至有时,部分人还没开始抓住问题的重点,便开始“延伸”,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成为了滔滔不绝的话语,那便是“扯淡”。我们应该要知道,“延伸” 不是毫无方向的,需要有的放矢。连“点”都还没抓好,又如何聚合成“线”,更别说“延伸”到“面”了。假设在面对客人投诉时,如果连客人投诉的是什么都没清楚知道,又如何能去解决这个投诉呢?
无可否认,“延伸”是个积累知识的好方法。但在掌握这个方法之前,我们更应先找准“点”,特别是酒店服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运用“延伸”。
实习周记九(齐心协力)
20xx年04月12号---20xx年04月22号
员工代表着整个酒店的形象,这是酒店设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好的员工制服不但能使得员工更加精神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员工制服更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一种内在的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灵魂,那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缺少了士气的企业又何来效益呢?
不过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我们酒店的员工。大都都是那样的热情友好,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实习生而对我们冷漠生硬,在劳累之余,同事们的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辛苦了”都会让人感动,看来还是员工自己最能够了解大家的心情,因为他们能站在员工自己角度来看问题,因为他们讲述的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这也是酒店上层领导所最缺乏的素质之一!
我想开始与完毕的话题,说得有些牵强。什么是真正意思的开始,什么又是真正意思的完毕呢?是从到酒店的那天开始,走的那天完毕?我想这未必太简单了一点。一个学期中会经历不少开始,开始客房工作、开始跟班工作、开始独立工作,之所有的开始都伴随着完毕。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想说,没有绝对的开始,没有绝对的完毕,这就是关于开始与完毕的话题牵强的缘故吧。开始,我是试用工,慢慢的我是新员工,再后来我是老员工,后来我会走。要说开始与完毕,这便是我最简单的开始与完毕。我的实习之旅是完毕了,可是我觉得我的旅程才刚开始,实习让我发现了太多的新东西,让我对酒店的不少理念有了新的了解,兴趣告诉我,我刚开始,我刚启程。从满腔热血开始,从满腔热血完毕,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旅程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