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年度述职报告
.03亿元,增长20.7。
三、勤政为民,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县委书记,在实践中我总是力求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想深一点,立足全县大局,集中主要精力突出抓一些带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点,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狠抓了项目建设。项目工程是加快发展的“唯一载体”。一年来,我与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依托本县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充分利用民族县、国扶县、湘西开发县“三大政策”优势,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切实加强了项目建设。20xx年,全县新建和续建重点项目32个,完成投资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列入湘西地区开发的4个产业项目共向上争取引导资金300万元,贴息资金100多万元。
二是狠抓了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核心渠道。一年来,我和班子成员在加强项目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在拓宽招商路子,优惠招商政策,落实招商责任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下功夫。20xx年我先后率团赴香港、广东、上海参加了“港洽周”、“厦交会”等系列招商活动;筹划组织了县庆招商洽谈会,签约项目达12个,其中外资项目3个,内资项目9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超过4个亿。全年共利用内资4.2亿元,外资1626万美元,分别增长139、151。
三是狠抓了工业发展。工业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一年来,我们按照“民营理念谋划工业”的思路,利用政策优势,研究比较优势,发挥资源优势,跳出“全面发展”、“广种薄收”的圈子,走出“全能经济”、“遍地开花”的误区,突出特色,围绕特色,发挥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主要是在全面考虑全县资源状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的同时,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抓了以水电、矿产、竹木林纸、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特色支柱产业;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特色传统产业;紧紧围绕骨干企业,着力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关联产业,延长了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初见成效。20xx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0.68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完成总产值4.1亿元,完成增加值1.31亿元。
四是狠抓了园区建设。园区是要素聚集的平台,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我们对工业园区实施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理顺体制,市场运作,放手搞活,促使园区建设上水平。把园区的发展纳入到*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中,从调整产业区域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增强发展后劲,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源和增长极。目前,*工业园区、码市工业项目区、河路口工业项目区建设来势良好,初显成效,已有数家企业落户工业园区。
五是狠抓了城镇建设。城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产业建设的生产平台。一年来,我们始终遵循“规划出特色,建设出亮点,经营出效益,管理出水平”的总体要求,坚持“经营理念谋划城镇”的指导思想,在县城建设方面,主要抓了鲤鱼井大道、207国道县城过境段改造、县城“五化”建设等重点项目和提质扩容工程,以及码市、涛圩、大圩、小圩、桥市等集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努力构筑了经济发展载体。20xx年,城镇建设总投入2.4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0.6万人,城镇化率达26。
六是狠抓了民计民生。一年来,我和班子成员始终坚持以民本理念谋划民生,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狠抓了县庆。按照“隆重、务实、节俭、安全”的要求,全力办好五十周年县庆,真正把县庆做成了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狠抓了扶贫攻坚。按照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改进扶贫方式,突出产业扶贫,继续把林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扶贫资金4897万元,全县贫困人口减少8000人。狠抓了生态环境建设。20xx年重点抓了农村能源建设,全年新增沼气池1013座,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3。狠抓了社会发展事业。20xx年,就业再就业: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60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38人。人口与计划生育:继续保持全省一类县水平,被评为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教育:成效明显,取得新突破,县一中顺利进入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行列。民族: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政法综治维稳:跃居全省一类县第12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xx年度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同时,科教文卫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