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长江先进事迹
葛长江帮扶的第一个学生是崔小妹。崔小妹是乐山镇中心校的学生,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崔家的窘境让葛长江心酸了,第一次去,他留下身上仅有的850 元钱。其中500 元作为一年的学杂费,200 元给孩子买套新衣服,150 元用于买学习用品和零花钱。后来的几年里,老人都按照这个标准资助崔小妹。
资助崔小妹时,葛长江已经80 岁了,应该颐养天年了,但他依然选择帮助这个家庭脱贫。他给崔家出主意,在自家地里种植笤帚糜子。为此葛长江又不辞辛苦地跑了好几个乡镇学习考察,学会了就到崔家亲自传授。他买来种子,又亲自帮着种上。往后的几年时间里,崔小妹的学习成绩优异,家境也大有好转。
每逢春节,葛长江都给贫困孩子当中最需要帮助的人准备一个红包,里面最少1000 元。他还捐款2000 元为永春镇长岭村建立了广播站。村民为了记住他的好,给广播站起名叫“长江广播站”。为了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他还为农村书屋捐了不少书。每当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他更是责无旁贷地献上一份爱心,每次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葛长江说,捐助灾区的每笔钱,都是他从离休费里支出的,和拾荒换来的那笔“专款”没有关系。
汶川灾后重建时,国家将200 多名孤儿安排到长春临时就读。葛长江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天白天晚上在考虑,四川灾区200 名在解放大路学校学习的学生将要毕业,我原计划用6000 元买纪念品送给学生们。据我大孙女葛玉讲,学校校长说,这些学生什么都有,不需要纪念品。校长提议如果我非要表达对孩子们的一片深情,不如请孩子们集体吃顿饭,这主意好!”
俭朴了一辈子的老人要下馆子了,而且一下子请200多人,这件事儿顿时成了“重大新闻”。
20xx 年元旦中午,“葛家新年团圆家宴”开始了。20桌,200 多个孩子,葛长江一个一个地拉手,一个一个地问候,老人的善举填补了孩子们亲情世界的缺失。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
《葛长江先进事迹》出自:www.89xue.com网www.89xue.com 长春同志作出批示:“事迹感人,可商吉林省委予以报道。”
为了弥补因治病、养病误工造成的损失,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家里设了个“党员带头献爱心捐款箱”,子女回家和亲友来访,都要往里面塞些钱。
20xx 年2 月中旬,葛长江病情恶化,再度住进了医院。此时,他已经不能用语言和别人交流了,代替语言的是缓慢却亲热的手势,干涩却慈祥的目光,还有从眼角溢出的泪花,从心灵深处喷吐而出的情感。
正在受他资助的7 名小学生来了。他们的礼物除了鲜花,还有一千只纸鹤。这些是他们亲手叠出来的,纸张各异,五彩缤纷。孩子们认认真真地把千纸鹤摆放在病床的周围,为爷爷祈祷、祝愿。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向爷爷汇报了学习和生活情况,说了许多感激的话。爷爷则报之以点头、摆手、微笑、泪花。老人的女儿拿出一大把红包,哽咽着说:“爷爷早已给你们准备好了新学期的费用。爷爷让我转告你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在葛长江住院、病危期间,吉林省和长春市的领导多次去医院探望。面对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探望,葛长江比划着说他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有愧于领导的期望。
20xx 年3 月2 日13 时57 分,89 岁的葛长江安祥地闭上了双眼,告别了他眷恋的世界、依恋的人们。老人走了,大雪来了,随着雪花飘洒的是人们对葛长江的怀想与感念。
葛长江去世后,长春市掀起了一个“爱心接力”活动。葛长江的老伴儿及儿孙们表示,要继续完成葛长江未尽的事业,将老人临终最挂念的那些孩子负责到底。为了继承葛长江的遗志,长春市朝阳区委宣传部、朝阳区文明办于20xx 年3 月30 日成立了“长江爱心助学基金”,将继续整合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吸收社会爱心人士捐款,面向全区乃至全市的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而早在20xx 年成立的红旗街道“五老拾荒助学团”,现在已发展到200 多人。还有一些社区的老人,自发成立了拾荒助学组织,要向葛长江学习,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奉献余热。在欧亚集团汽车城百货大楼,人们仍将“废品收集区”作为“爱心地标”,不断地将收集到的废品堆放在那里……
《葛长江先进事迹(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