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十大恩爱夫妻事迹和颁奖词
[10-16 19:33:47] 来源:http://www.89xue.com 事迹材料 阅读:90次
摘要:七旬老人十二年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妻子⑤刘俊明刘红云夫妇简要事迹刘俊明,上方乡井底村人。现年72岁,1968年,他经人介绍和本村一同教过学的姑娘刘红云结为夫妻。携手30年后,1998年12月的一天,刘红云却突患脑出血,成为植物人。住院治疗半年多,医药费花去几万元,刘红云依然眼睛发直,没有吞咽反应。“恐怕没指望了,准备后事吧。”面对医生劝告,刘俊明非常坚定:“我不肯,只要老伴有一口气,即使每天擦屎端尿,我也要陪着她。”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刘俊明独自承担起妻子专职护理员的责任。每天,6点起床,帮老伴解手,“喂”早餐,换洗前一天晚上的尿垫子,出去打奶,8点帮助老伴解手、翻身、用轮椅推老伴出去遛弯,10点喂奶、帮助小便。
某县十大恩爱夫妻事迹和颁奖词,标签:事迹材料范文,http://www.89xue.com
七旬老人十二年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妻子⑤
刘俊明刘红云夫妇简要事迹
刘俊明,上方乡井底村人。现年72岁,1968年,他经人介绍和本村一同教过学的姑娘刘红云结为夫妻。携手30年后,1998年12月的一天,刘红云却突患脑出血,成为植物人。住院治疗半年多,医药费花去几万元,刘红云依然眼睛发直,没有吞咽反应。“恐怕没指望了,准备后事吧。”面对医生劝告,刘俊明非常坚定:“我不肯,只要老伴有一口气,即使每天擦屎端尿,我也要陪着她。”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刘俊明独自承担起妻子专职护理员的责任。每天,6点起床,帮老伴解手,“喂”早餐,换洗前一天晚上的尿垫子,出去打奶,8点帮助老伴解手、翻身、用轮椅推老伴出去遛弯,10点喂奶、帮助小便,21点睡觉前,喂奶,帮老伴解手,24点解一次手,第二天3点再解一次……自从老伴成了植物人,刘俊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照顾病人要细心,病人最怕长褥疮。平躺一会儿,侧着躺,三面倒,看哪面皮肤发红,就少躺一会儿。夏天,胯骨部位还要经常用酒精消炎,平均两小时给她翻一次身,十几年来没有长过一个褥疮,没有感冒过一次。”刘俊明很自豪。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刘俊明有时刚做的事情,转身就忘了。怕照顾老伴出差错,他就弄了一个“病历本”,早上吃的什么饭,哪天大便,他都随手记下来。有时,他还推着老伴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读读报纸,讲年轻时的往事,老伴偶尔也会皱皱眉或者微微一笑,每当这时,刘俊明都很欣慰:“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觉得她能听懂我说话,能感觉到我在她身边。只要老伴有一口气,俺就照顾她。”有人赋诗一首,送与老刘:“结发夫妻老来伴,恩爱如初情永远,夕阳余晖也温柔,相濡以沫乐天年”。老刘的大儿媳杨爱军说:“我婆婆就是我公公心中唯一的宝。”老刘说:“从领结婚证的那天,我们的命运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是一份责任,一份义务,能让老伴多活一天是我的希望,看护这个宝,我每天都不撒手。”
颁奖词: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责任牵。因为一份责任,他不离不弃;因为一腔深爱,他坚持到底。妻子成了植物人哪都去不了,她依然是他手心里的宝。这是他深情的宣言“只要老伴有一口气,俺就照顾她。”一句朴实的话语,就是夫妻恩爱最深刻的表达。
风雨搀扶二十六年⑥
冯征军杨文斌夫妇简要事迹
冯征军,男,1960年出生,独羊岗乡贾庄村人,1978年参军,在参加张家口802军事演习时,双眼负伤,医治无效,致双目失明,评为一级伤残,于1983年复员,现在家务农。杨文斌25岁那年,长得十分清秀,是贾庄乡供销社的合同工售货员。冯征军在部队复员时,部队委托当地民政为一级伤残军人寻觅陪护人员或配偶,一直没有找到,在供销购物过程中,杨文斌与冯征军相识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她发现冯征军双目虽然失明,但硬朗、坚强的军人作风深深触动了她的心。不顾家人的反对,邻居的劝阻,毅然决然的于1985年嫁给了冯征军。部队首长和当地民政在与杨文斌谈话时,她说:“一生都愿意为他当‘眼睛’”。婚后,没有浪漫的婚姻生活,只有现实的艰难。冯征军家可谓家徒四壁,仅有三间破房屋,除了公公婆婆,还有三个小叔子一大家子人吃饭,家境可想而知。冯征军双目失明,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生活上好多事情不能自理,洗洗涮涮,缝缝补补都需要杨文斌亲自操劳。为了使日子好过一些,杨文斌早早的起床忙地里的农活,回家后养猪、养鸡,整天忙里忙外,没有一丝空闲。当小叔子一个个到了成家的年纪,就四处张罗,帮三个小叔子相亲、成家,把冯征军该尽的责任都承担了下来,一直这样坚持了26年。“要做父亲一样坚强的人”,杨文斌一直是这样教导两个孩子的。孩子因为丈夫双目失明产生了自卑,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龄孩子们玩耍,学习成绩总是不高。她就给孩子讲爸爸的事迹,教导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她把这一信念深深根植在孩子们的心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杨文斌除了照顾丈夫以外,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年迈的公婆身上,婆婆重病卧床的几年,她每晚只睡两三个钟头的觉,给老人端屎端尿,洗脸,梳头,洗脚,及时翻身,都说久病无孝子,可杨文斌硬是坚持了多年,直到婆婆去世,为冯征军也为自己尽到了孝心。冯征军为了报答妻子,在村里第一个买了彩电和洗衣机。杨文斌与冯征军的爱情历风雨而弥坚,经岁月而弥真,他们向世人诠释了爱情的
七旬老人十二年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妻子⑤
刘俊明刘红云夫妇简要事迹
刘俊明,上方乡井底村人。现年72岁,1968年,他经人介绍和本村一同教过学的姑娘刘红云结为夫妻。携手30年后,1998年12月的一天,刘红云却突患脑出血,成为植物人。住院治疗半年多,医药费花去几万元,刘红云依然眼睛发直,没有吞咽反应。“恐怕没指望了,准备后事吧。”面对医生劝告,刘俊明非常坚定:“我不肯,只要老伴有一口气,即使每天擦屎端尿,我也要陪着她。”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刘俊明独自承担起妻子专职护理员的责任。每天,6点起床,帮老伴解手,“喂”早餐,换洗前一天晚上的尿垫子,出去打奶,8点帮助老伴解手、翻身、用轮椅推老伴出去遛弯,10点喂奶、帮助小便,21点睡觉前,喂奶,帮老伴解手,24点解一次手,第二天3点再解一次……自从老伴成了植物人,刘俊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照顾病人要细心,病人最怕长褥疮。平躺一会儿,侧着躺,三面倒,看哪面皮肤发红,就少躺一会儿。夏天,胯骨部位还要经常用酒精消炎,平均两小时给她翻一次身,十几年来没有长过一个褥疮,没有感冒过一次。”刘俊明很自豪。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刘俊明有时刚做的事情,转身就忘了。怕照顾老伴出差错,他就弄了一个“病历本”,早上吃的什么饭,哪天大便,他都随手记下来。有时,他还推着老伴到院子里晒晒太阳,读读报纸,讲年轻时的往事,老伴偶尔也会皱皱眉或者微微一笑,每当这时,刘俊明都很欣慰:“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觉得她能听懂我说话,能感觉到我在她身边。只要老伴有一口气,俺就照顾她。”有人赋诗一首,送与老刘:“结发夫妻老来伴,恩爱如初情永远,夕阳余晖也温柔,相濡以沫乐天年”。老刘的大儿媳杨爱军说:“我婆婆就是我公公心中唯一的宝。”老刘说:“从领结婚证的那天,我们的命运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是一份责任,一份义务,能让老伴多活一天是我的希望,看护这个宝,我每天都不撒手。”
颁奖词: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责任牵。因为一份责任,他不离不弃;因为一腔深爱,他坚持到底。妻子成了植物人哪都去不了,她依然是他手心里的宝。这是他深情的宣言“只要老伴有一口气,俺就照顾她。”一句朴实的话语,就是夫妻恩爱最深刻的表达。
风雨搀扶二十六年⑥
冯征军杨文斌夫妇简要事迹
冯征军,男,1960年出生,独羊岗乡贾庄村人,1978年参军,在参加张家口802军事演习时,双眼负伤,医治无效,致双目失明,评为一级伤残,于1983年复员,现在家务农。杨文斌25岁那年,长得十分清秀,是贾庄乡供销社的合同工售货员。冯征军在部队复员时,部队委托当地民政为一级伤残军人寻觅陪护人员或配偶,一直没有找到,在供销购物过程中,杨文斌与冯征军相识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她发现冯征军双目虽然失明,但硬朗、坚强的军人作风深深触动了她的心。不顾家人的反对,邻居的劝阻,毅然决然的于1985年嫁给了冯征军。部队首长和当地民政在与杨文斌谈话时,她说:“一生都愿意为他当‘眼睛’”。婚后,没有浪漫的婚姻生活,只有现实的艰难。冯征军家可谓家徒四壁,仅有三间破房屋,除了公公婆婆,还有三个小叔子一大家子人吃饭,家境可想而知。冯征军双目失明,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生活上好多事情不能自理,洗洗涮涮,缝缝补补都需要杨文斌亲自操劳。为了使日子好过一些,杨文斌早早的起床忙地里的农活,回家后养猪、养鸡,整天忙里忙外,没有一丝空闲。当小叔子一个个到了成家的年纪,就四处张罗,帮三个小叔子相亲、成家,把冯征军该尽的责任都承担了下来,一直这样坚持了26年。“要做父亲一样坚强的人”,杨文斌一直是这样教导两个孩子的。孩子因为丈夫双目失明产生了自卑,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龄孩子们玩耍,学习成绩总是不高。她就给孩子讲爸爸的事迹,教导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她把这一信念深深根植在孩子们的心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杨文斌除了照顾丈夫以外,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年迈的公婆身上,婆婆重病卧床的几年,她每晚只睡两三个钟头的觉,给老人端屎端尿,洗脸,梳头,洗脚,及时翻身,都说久病无孝子,可杨文斌硬是坚持了多年,直到婆婆去世,为冯征军也为自己尽到了孝心。冯征军为了报答妻子,在村里第一个买了彩电和洗衣机。杨文斌与冯征军的爱情历风雨而弥坚,经岁月而弥真,他们向世人诠释了爱情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事迹材料,事迹材料范文,报告总结 - 事迹材料
上一篇:十佳少年事迹材料及颁奖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