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孩子容易感冒怎么办-孩子感冒的治疗方法
不错哦
概述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全年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以14岁以下年龄、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见病,冬、春二季发病率也很高。发热、畏寒、头痛、咽痛、流涕、咳嗽是感冒的主要症状。
流脑传染性比流感弱得多
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脑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它在体外生存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接触的机会极少,细菌常通过呼吸道和鼻咽部分泌物(如通过咳嗽、接吻等)传播。不过,流脑细菌的传染性比流感或SARS弱得多,一般性接触或仅仅吸入了脑膜炎患者呼吸过的空气是不会被传染的。但市民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有时和脑膜炎患者密切或长时间接触是会被传染上细菌的。
流脑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流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般来说,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三大主要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流脑的发病初期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这时患者会出现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轻微的发热。而随着病情进展,流脑会发展至败血症期,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瘀点瘀斑,严重的出血疹可迅速扩大。接着,流脑还会进入脑膜炎期,出现剧烈的头痛、抽搐,并出现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此外,流脑还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慢性败血症型。普通型预后良好,暴发型死亡率高,可达5%,严重的暴发型流脑病情进展迅速,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一天之内死亡。
与成年人相比,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由于自身抵抗力差而更容易感染流脑。因此张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在该病流行期间,市民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和咽喉疼痛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而当孩子发烧时,父母应当密切注意其皮肤,一旦孩子在发烧的同时又出现皮疹,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随意给孩子吃药。
不错哦
小儿感冒与小儿肺炎的鉴别
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是威胁小儿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有时小儿肺炎又与小儿感冒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家长有必要掌握这两种小儿常见病的鉴别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小儿肺炎,及早医治。鉴别它们并不太难,可从“一看、二听、三摸”入手。
一看:主要看四个方面
看咳嗽时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较轻,痰少,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有痰、气喘、气促,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
看精神状态。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看饮食。小儿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但患肺炎时,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
看睡眠。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二听:听肺部是否有水泡音
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在孩子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三摸:感觉胸部痰液的震动
小儿痰多时,有时把手放在前胸或背部,可以感觉痰随呼吸运动而震动。这是肺炎痰多的表现。而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痰震。
不错哦
小儿感冒用药的诀窍
一、小儿感冒不要急于退热。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