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10-16 19:39:04] 来源:http://www.89xue.com 计划方案 阅读:90次
摘要: 打造草原文化艺术品牌。重大文化体育活 《乌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第4页)》出自:www.89xue.com www.89xue.com动品牌。每2年举办一届"乌拉特中旗那达慕"或"中国•乌拉特中旗国际那达慕";民族风情品牌。加强对乌拉特蒙古族衣、食、住、行、婚嫁等方面的独特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整理,建造一处"乌拉特部落民俗村";民族民间艺术品牌。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基层演出场次不低于50场;同时,大力开拓旗外演出市场,确立乌兰牧骑在区内外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牌地位。大力培育以马头琴演奏、蒙古族长调、蒙古族舞蹈、蒙古族乌力格尔、。
乌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标签:计划方案范文,http://www.89xue.com
----打造草原文化艺术品牌。重大文化体育活 《乌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第4页)》出自:www.89xue.com
www.89xue.com 动品牌。每2年举办一届"乌拉特中旗那达慕"或"中国•乌拉特中旗国际那达慕";民族风情品牌。加强对乌拉特蒙古族衣、食、住、行、婚嫁等方面的独特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整理,建造一处"乌拉特部落民俗村";民族民间艺术品牌。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基层演出场次不低于50场;同时,大力开拓旗外演出市场,确立乌兰牧骑在区内外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牌地位。大力培育以马头琴演奏、蒙古族长调、蒙古族舞蹈、蒙古族乌力格尔、好来宝说唱等为代表的民族音乐、舞蹈、曲艺等表演艺术的著名品牌。
----建成具有乌拉特中旗特色的文物史迹网络。到20xx年,争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旗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现在的9处,增加到11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前,集中力量新建或改扩建影剧院、文体大楼、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广播电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赛马场等;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实现"苏木乡镇有综合性文化中心"的目标,70%以上的嘎查村建有文化室建设和完善广播电视网络。
第七章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20xx年,全旗非农产业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38%以上。
第一节大力发展小城镇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人口、产业、市场方面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抓好旗城和小集镇的建设。把海流图镇建设成为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工矿业发展的服务基地,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边贸旅游城镇。到20xx年海镇人口增加到4.6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公里之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1平方米,油路铺张率达到90%;排水受益率达到85%,污水处理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供热普及率达到55%;供水普及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乌加河、德岭山、石哈河及甘其毛道口岸等重点镇加快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通讯、文教、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全旗城镇化水平以年平均1.5个百分点增长,到20xx年达到38%。
第二节依法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
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必须依照《海流图镇总体规划(20xx-2020)》,做好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科学论证,精心组织,分期进行。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的地方性规范文件,进一步完善地方性城市规划的行政,技术规定和实施细则,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步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第三节消除城镇化发展障碍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已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村牧区人口,优先落户,放宽政策,给予“农转非”;调整就业政策,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繁荣城镇经济,增强对农村牧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协调,提高城镇化的管理水平。
第三篇推进改革开放
第八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我旗资源、区位优势,坚持“拓宽领域、改善环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努力扩大出口,积极利用外资,加快区域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把我旗建设成为国家新的能源接续基地、储备基地及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打造草原文化艺术品牌。重大文化体育活 《乌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第4页)》出自:www.89xue.com
www.89xue.com 动品牌。每2年举办一届"乌拉特中旗那达慕"或"中国•乌拉特中旗国际那达慕";民族风情品牌。加强对乌拉特蒙古族衣、食、住、行、婚嫁等方面的独特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整理,建造一处"乌拉特部落民俗村";民族民间艺术品牌。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基层演出场次不低于50场;同时,大力开拓旗外演出市场,确立乌兰牧骑在区内外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牌地位。大力培育以马头琴演奏、蒙古族长调、蒙古族舞蹈、蒙古族乌力格尔、好来宝说唱等为代表的民族音乐、舞蹈、曲艺等表演艺术的著名品牌。
----建成具有乌拉特中旗特色的文物史迹网络。到20xx年,争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旗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现在的9处,增加到11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前,集中力量新建或改扩建影剧院、文体大楼、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广播电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赛马场等;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实现"苏木乡镇有综合性文化中心"的目标,70%以上的嘎查村建有文化室建设和完善广播电视网络。
第七章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20xx年,全旗非农产业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38%以上。
第一节大力发展小城镇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人口、产业、市场方面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抓好旗城和小集镇的建设。把海流图镇建设成为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工矿业发展的服务基地,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边贸旅游城镇。到20xx年海镇人口增加到4.6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公里之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1平方米,油路铺张率达到90%;排水受益率达到85%,污水处理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供热普及率达到55%;供水普及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乌加河、德岭山、石哈河及甘其毛道口岸等重点镇加快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通讯、文教、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全旗城镇化水平以年平均1.5个百分点增长,到20xx年达到38%。
第二节依法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
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必须依照《海流图镇总体规划(20xx-2020)》,做好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科学论证,精心组织,分期进行。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的地方性规范文件,进一步完善地方性城市规划的行政,技术规定和实施细则,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步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第三节消除城镇化发展障碍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已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村牧区人口,优先落户,放宽政策,给予“农转非”;调整就业政策,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繁荣城镇经济,增强对农村牧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协调,提高城镇化的管理水平。
第三篇推进改革开放
第八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我旗资源、区位优势,坚持“拓宽领域、改善环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努力扩大出口,积极利用外资,加快区域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把我旗建设成为国家新的能源接续基地、储备基地及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计划方案,计划方案范文,综合范文 - 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