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求职经验
略去抱怨进正题。Elite
Program是一个笔试一个群面。KP家的笔试一定要看笔经,因为卷子是多年重复使用的,更重要的是你的竞争者们都知道这个秘密,你不看就是不公平竞争了呵,另外KP的笔试难度适中的同时给予较大的时间压力,推荐大家找来练手。对于笔
试的另外一个小建议就是千万不要寻求做完,事实上那份卷子并没有打算让你做完,最终决定你成绩的也是正确率,用我室友的话说,“交卷时你看到有人把答题卡涂满,就知道他(她)不会通过了。”之后的群面是8个人共同讨论决定一个预算方案的选取,对数字计算有一定的考察,不过大部分和正常的群面相似。这次群面KP的HR给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半个小时的群面,五分钟之后那位HR姐姐就斜躺在椅子上,几乎不听我们的讨论了……也许她是面试得太多,也许她当天身体不舒服,也许她已然心里有数,但那样的姿态还是让我对她的专业精神表示很失望。
最终我通过了Elite
Program的筛选,但这对于大三的我显然没有吸引力,所以淡定地放弃了。不过得到了一个小小的好处,就是在全职招聘中免去了简历筛选和笔试环节。全职招聘我经历了颇为神奇的Manager面和Par面,很值得写一写。Manager面的时候,KP的要求是准备一个三分钟的演讲,介绍某一家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它的产品是怎样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非常致命的限制是不允许准备任何视觉辅助(如PPT,handout之类),也即只能靠嘴说,另一个小的要求是中英文都需要准备,面试时由面试官随机要求。考虑这些因素,我想到我必须讲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公司,不仅核心价值观很容易理解,产品也应当尽量生活化,以免用英文讲述时辞不达意。于是我最爱的迪士尼成为了我的不二选择,一来它的核心价值——“创造快乐”是不言而喻的,二来它的产品家喻户晓,而三条产品线(动画电影,游乐园,周边产品)相互平行各有千秋,说起来有滋有味又内容充实。这次面试的神奇之处在于,当我说到“Have
you ever bought any consumer product from Disney? Maybe a watch, a cup or a handbag..."的时候,可爱的manager拉开袖子,正装之下的手腕上戴着一只可爱的Mickey手表~当时我简直惊讶地难以言表!后来的行为面试也相当顺利,尤其是我稍作准备的Why
KP深得她心(有需要这个问题答案的同学可以悄悄话留言),于是顺利晋级Par面。
**普华永道**
从大二开始,我总共参加了普华3次笔试,3次AC,又作为LEAP成员,感情至深。就像我在Par面的时候对Par说的,“光华给我了学业上的教育,而在职业选择上的启蒙教育,是普华给我的。”这句话发自肺腑。我非常感激LEAP给过我为数不多却受益匪浅的培训,也非常感激普华给过我的每一次接触它的机会,虽然拒掉了两次offer,但依然有着很强烈的归属感。大二时第一次站在财富中心26层,从大大的落地窗看CBD的风景,那时的波动和向往,一直新鲜地藏在脑海。
说说笔试吧。今年普华改了延续多年的SHL,自主设计了一个简短却颇有难度的测试,建议大家笔试之前看看网上的笔经,否则有可能反应不过来题型的意思。这一次笔试我发挥得相当不好,归结原因就是太想拿到这个offer了(最重要的保底,你们懂的),而且觉得自己已经两次通过了笔试,这次应当表现得更出色。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我难以集中精力理解和分析题目,时间压力又非常大,结果好几道题都出现了刚找出来答案、正准备点、屏幕跳到了下一题的情况。走出北理工的考场,走在天桥上,我非常沮丧,给妈妈发短信说,如果就这样和普华错过,也只能说是没有缘分了。
好在缘分没有就这样阻断,我进入了AC。普华的AC是小游戏+小组讨论+Presentation+相互challenge+Manager单面,由Manager直接观察小组讨论,我认为比起大多数公司由HR甚至外包的HR观察的方式更加客观也更加专业。小组讨论的内容被分成了10个piece,每5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人手中有两个piece,阅读后与组员分享,这种信息分享的方式很独特,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如果你的小组中有同学不能很好的解释清他手中的信息,将影响全组的讨论结果。我在有了前两次AC的经验后,非常注意向分享信息的同学确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