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作文读后感《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正文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10-16 19:07:11]   来源:http://www.89xue.com  读后感   阅读:90
摘要: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最后,摘录几段李镇西教育名言:大家都会说:“教育要有爱心”。传统意义上的爱心,就是无私的奉献与給予。教育仅仅靠老师的无私奉献就可以了吗?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师爱精神时,李镇西提出了“四心”:?奉献之心:“。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标签:读后感范文,http://www.89xue.com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最后,摘录几段李镇西教育名言:
  
  大家都会说:“教育要有爱心”。传统意义上的爱心,就是无私的奉献与給予。教育仅仅靠老师的无私奉献就可以了吗?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师爱精神时,李镇西提出了“四心”:
  
  ?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应该说,所有的老师对“奉献之心”都有足够的认识,并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对“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级名师李镇西的十大教育感悟
  
  1.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
  
  2.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3.好教师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
  
  4.教育:请把童年还给童年。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5.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6.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7.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一种幸福。
  
  8.对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其教育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原谅的:经验不足啊,工作粗心啊,方法简单啊,褒贬失当啊等等;但是,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9.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由地流淌。
  
  10.将名字编入学生的心灵词典,将事业载入祖国的教育史册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有思想的教师。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思想家有思想的使命,普通人有思考的权利。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曾这样回忆马克思:“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我不是伟人,因而我的头脑不可能是“思想海洋”里的“军舰”;那么,就让我做一根芦苇吧,在心灵的湖畔迎风而立,呤唱着思想的歌谣…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上一页  [1] [2] 


Tag:读后感读后感范文作文 - 读后感
上一篇:雷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