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05-16 23:37:0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90次
摘要:[生]是的![师]那么照这样推测的话,一个 边形,它有 条边和 个顶点。[生] 是什么?[师] 是什么?它表示某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如果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那么这个 它就是4;如果这个多边形是100边形,那么这个 就是100。现在,我们先选择这个 边形的一个顶点,如果从这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恰好有 条,那么被分割成的三角形应该有多少?[生] 个。[师]确定吗?[生]确定![师]同学们确实非常聪明!(将表1改写成表2)边数 对角线 三角形4 1 25 2 36 3 4… … …[师]你知道吗?同学们刚才所使用的这种推理的方法,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法”。有许多科学发现,就是科学家们从有限的、特殊的。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标签: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生]是的!
[师]那么照这样推测的话,一个 边形,它有 条边和 个顶点。
[生] 是什么?
[师] 是什么?它表示某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如果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那么这个 它就是4;如果这个多边形是100边形,那么这个 就是100。
现在,我们先选择这个 边形的一个顶点,如果从这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恰好有 条,那么被分割成的三角形应该有多少?
[生] 个。
[师]确定吗?
[生]确定!
[师]同学们确实非常聪明!
(将表1改写成表2)
边数 对角线 三角形
4 1 2
5 2 3
6 3 4
… … …
[师]你知道吗?同学们刚才所使用的这种推理的方法,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法”。
有许多科学发现,就是科学家们从有限的、特殊的事例中分析总结出它们共同的规律或特点,得出某个结论,再用这个结论去指导后面的研究,从而获得了许多发现。
当然,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结论有时候也可能会出错。由于结论是从特殊的、有限的事例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有时候它不一定能适合所有的情况。所以,对于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往往还需要我们去证明。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这里。
我们来看一看这张表:
在四边形中,有1条对角线,2个三角形;五边形中,有2条对角线,3个三角形,等等,现在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是不是对所有的多边形都是这样?还是只对部分多边形才是这样?一个多边形,如果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 条,那么被分割成三角形的个数是不是一定比 多1个,也就是 个呢?怎么说明这一点呢?
[生]……
[生]一根棒头,折一下,变成两段;再折一下,又多出一段;以后每折一下就多出一段,所以这里也是一样的。
[师]不折呢?
[生]1段。
[师]以后每次折一下,是不是只能折其中的某一段?能不能两段同时折?
[生]不能。
[师]那么原来是一段,每折一次总数只能增加1,折了几次就增加了几段,所以被折成小棒头的数目是不是总比折的次数要多1?
[生]是的!
[师]那么回到我们的多边形中来,怎么解决?
[生]用刀切。
[师]对!沿着对角线用刀切。不切的时候有几块?
[生] 1块。
[师]每切1刀?
[生]多出1块。
[师]现在这个多边形一共有几条对角线?
[生] 条。
[师]也就是一共切了 刀是吧?是不是在原来1的基础上增加了 块?那么一共就有?
[生] 个三角形。
[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几条,那么被分割成三角形的数目一定比它…
[生]多1个
[师]OK!鼓鼓掌!
[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从线的情况推广到面的情况,从而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其想法非常巧妙!让我们再次为他的聪明才智鼓掌!
[生](鼓掌)
[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证明了多边形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个数一定比对角线的条数要多1个。
[师]对于一个n边形来说,它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多少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这里的 只是一个假设,从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情况来看,这个结论似乎是正确的。就是说:任意一个多边形,从它的一个顶点发出的对角线的数目比它的边数少3。
有没有同学能够再次来证明一下?
[生]……
[师]看一看,想一想。
[生]是的。
[师]哦?说说看?
[生]几边形么就有几个顶点,它自己就已经有一个了,那么就少了一个;它旁边还有两条本来就是边,这样就又少了2条,一共少了3条。所以…(声音轻下去了)
[师]是不是这样?来来来,请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好不好?有几个同学没听明白。
[生]哦~呜~~我说不来的。
[师]说不来的啊?刚才说得蛮好么!来!你胆子大一点好了,不要紧的!
[生]呜~不要不要。
[师]好,那么我把刚才听到的话再说一遍好不好?
[众生]好。
[师]多边形有几条边就有几个顶点是不是?当我们选定其中一个顶点的时候,另外的顶点还有几个?
[生](n-1)个。
[师]这样我们把所有这些顶点和一开始选中的那个顶点连起来,是不是只有(n-1)条线段?这就比边数少一个了是不是?
[生]是。
[师]但这些得到的线段是不是每一条都是对角线?
[生]是的!
[师]那么照这样推测的话,一个 边形,它有 条边和 个顶点。
[生] 是什么?
[师] 是什么?它表示某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如果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那么这个 它就是4;如果这个多边形是100边形,那么这个 就是100。
现在,我们先选择这个 边形的一个顶点,如果从这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恰好有 条,那么被分割成的三角形应该有多少?
[生] 个。
[师]确定吗?
[生]确定!
[师]同学们确实非常聪明!
(将表1改写成表2)
边数 对角线 三角形
4 1 2
5 2 3
6 3 4
… … …
[师]你知道吗?同学们刚才所使用的这种推理的方法,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法”。
有许多科学发现,就是科学家们从有限的、特殊的事例中分析总结出它们共同的规律或特点,得出某个结论,再用这个结论去指导后面的研究,从而获得了许多发现。
当然,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结论有时候也可能会出错。由于结论是从特殊的、有限的事例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有时候它不一定能适合所有的情况。所以,对于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往往还需要我们去证明。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这里。
我们来看一看这张表:
在四边形中,有1条对角线,2个三角形;五边形中,有2条对角线,3个三角形,等等,现在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是不是对所有的多边形都是这样?还是只对部分多边形才是这样?一个多边形,如果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 条,那么被分割成三角形的个数是不是一定比 多1个,也就是 个呢?怎么说明这一点呢?
[生]……
[生]一根棒头,折一下,变成两段;再折一下,又多出一段;以后每折一下就多出一段,所以这里也是一样的。
[师]不折呢?
[生]1段。
[师]以后每次折一下,是不是只能折其中的某一段?能不能两段同时折?
[生]不能。
[师]那么原来是一段,每折一次总数只能增加1,折了几次就增加了几段,所以被折成小棒头的数目是不是总比折的次数要多1?
[生]是的!
[师]那么回到我们的多边形中来,怎么解决?
[生]用刀切。
[师]对!沿着对角线用刀切。不切的时候有几块?
[生] 1块。
[师]每切1刀?
[生]多出1块。
[师]现在这个多边形一共有几条对角线?
[生] 条。
[师]也就是一共切了 刀是吧?是不是在原来1的基础上增加了 块?那么一共就有?
[生] 个三角形。
[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几条,那么被分割成三角形的数目一定比它…
[生]多1个
[师]OK!鼓鼓掌!
[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从线的情况推广到面的情况,从而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其想法非常巧妙!让我们再次为他的聪明才智鼓掌!
[生](鼓掌)
[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证明了多边形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个数一定比对角线的条数要多1个。
[师]对于一个n边形来说,它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多少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这里的 只是一个假设,从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情况来看,这个结论似乎是正确的。就是说:任意一个多边形,从它的一个顶点发出的对角线的数目比它的边数少3。
有没有同学能够再次来证明一下?
[生]……
[师]看一看,想一想。
[生]是的。
[师]哦?说说看?
[生]几边形么就有几个顶点,它自己就已经有一个了,那么就少了一个;它旁边还有两条本来就是边,这样就又少了2条,一共少了3条。所以…(声音轻下去了)
[师]是不是这样?来来来,请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好不好?有几个同学没听明白。
[生]哦~呜~~我说不来的。
[师]说不来的啊?刚才说得蛮好么!来!你胆子大一点好了,不要紧的!
[生]呜~不要不要。
[师]好,那么我把刚才听到的话再说一遍好不好?
[众生]好。
[师]多边形有几条边就有几个顶点是不是?当我们选定其中一个顶点的时候,另外的顶点还有几个?
[生](n-1)个。
[师]这样我们把所有这些顶点和一开始选中的那个顶点连起来,是不是只有(n-1)条线段?这就比边数少一个了是不是?
[生]是。
[师]但这些得到的线段是不是每一条都是对角线?
Tag:七年级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相交线、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