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趋势
(如果没有媒体,可采取让学生说说的方式)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再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推翻蒋家王朝同志,最后建立新中国,这些都是新事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等都是革命中的曲折性。这些暂时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信心,而是继续开创革命的新局面。甚至连一个不甚了解中国的美国记者埃得加•斯诺在了解了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之后,写下了“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预言,这里的“红星”隐喻着什么?(新事物)“红星必将照耀中国”蕴涵着: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板书)
那么,新事物为什么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呢?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31页第6自然段至第132页第5自然段。思考教材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从理论和事实的角度分别说明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教师归纳讲解。)
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媒体显示)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时,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到党的“十五”大时,出席代表2048人,代表着6000万党员。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我们党经过80年的奋斗之所以不断壮大,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它的诞生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无论是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不断取得,都证明了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
(媒体显示“三个代表”)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正是“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根本原因,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唐朝著名诗人自居易的成名之作,印证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媒体显示)
材料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由18000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组成,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应用上,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就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每五年体积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而成本降低了10倍,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飞速发展,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同时,它也飞速地进入千家万户。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大规模集成电路能战胜电子管、晶体管?为什么微机最终取代了占地167平米的计算机?
(生讨论)微机、电脑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因而,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具有比旧事物更大的优越性)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板书)
或(媒体显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这一成语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既“青出于蓝”;“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既“青胜于蓝”,比如(让学生列举历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