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种子植物
(3)填写观察记录表: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两者花被都是6枚,排成两轮;雄蕊都是6枚;雌蕊1枚,果皮内有多个室,其内有种子,果实成熟时,果皮开裂、这样的果实叫蒴果。
(5)教师小结学生观察的情况,并着重讲解一下花被和蒴果。然后由学生归纳出百合科的主要特征:花被6枚,排成两轮;雄蕊6枚,雌蕊一枚,果实多数为蒴果。
(6)最后让学生观察本科的一些植物标本,如:郁金香、黄花菜、玉簪、贝母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科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这科植物除了蔬菜外还有很多名花和良药。
四、第4课时: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略)
【板书设计】
二、被子植物
(一)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1.特征
(1)具六种器官,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2)受精过程不需水,双受精。
(3)多数具导管。
2.分类
(1)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2)方法:依据植物的差异程度来划分在不同单位下,分类单位越小,在此单位下植物共同特征就越多。
(3)“纲”——两纲的主要区别,P116
(4)“科”——识别被子植物的重要单位
(二)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
双子叶植物纲
1.十字花科
(1)代表植物——白菜、萝卜
(2)科的主要特征:
①十字形花冠
②四强雄蕊
③果实为角果
2.豆科
(1)代表植物——大豆、槐树
(2)科的主要特征:
①多数蝶形花冠
②多数二体雄蕊
③果实为荚果
单子叶植物纲
3.禾本科
(1)代表植物——小麦、水稻
(2)科的主要特征:
①外稃、内稃各一片
②雄蕊3枚或6枚,雌蕊1枚
③果实为颖果
4.百合科
(1)代表植物——葱、韭
(2)科的主要特征:①花被6枚,排成两轮②雄蕊6枚,雌蕊1枚。③果实多数为蒴果。
小资料
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
这种经固定液和保存液处理后保存在瓶内的标本,保持植物原色,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识别植物不受季节限制。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一般应采集符合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新鲜无病的植株、枝条或花、果实。浸制植株或枝条时,力求枝叶、花、果实齐全。
二、固定液和保存液的选择和配制:
1.绿色植株和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酮液为固定液,将绿色植株或果实浸泡10~20天,使绿色变黄再转绿,稳定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3%亚硫酸保存液长期浸制保存。
2.黄绿色果实的浸制:固定液是20%酒精,保存液是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
先用20%酒精将黄绿色果实浸泡4~5天,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后,再加15%亚硫酸浸泡1天。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再浸入20%酒精中硬化、漂白,直到斑点消灭后,再浸入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中长期保存。
3.黄色花序和黄色(橙色)果实的浸制:用3%~4%的亚硫酸加少许甘油配成固定保存液,直接浸泡,长期保存。
4.红(黄)绿交错的植株或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溶液为固定液,将标本浸泡其中,直至红色→褐色,绿色→黄色→绿色时,洗去硫酸铜后,浸入1%~2%亚硫酸保存液中,长期保存。
5.紫色果实的浸制:
(1)紫色荸荠可以用2%福尔马林与1%亚硫酸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2)紫色茄子可以用6%福尔马林、11%食盐水、0.3%明矾制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3)紫黑色葡萄可以用福尔马林20毫升、饱和食盐水(约15%~17%)30毫升、蒸馏水175毫升,配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6.白绿交错的花枝、果枝的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后,用2%~3%亚硫酸漂白一天,再浸入1%~2%亚硫酸液中长期保存。
7.红色浆果或其果枝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一周后,洗去硫酸铜,用3%亚硫酸、0.2%硼酸、(0.5%福尔马林)混合液保存。
三、保色溶液浸制标本的制作:
1.清洗和消毒所用器皿、仪器:制作标本用的各种玻璃器皿,都要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并用清水反复冲净;标本瓶内与瓶盖还应用95%酒精消毒;所用的玻璃棒、解剖器等也应用70%酒精消毒。这些器皿和仪器在制作标本过程中,都要保持清洁,不可污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