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3.示范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www.89xue.com):
一、欣赏揭题,激发兴趣。
1.展示上节课学生完成的“泥塑,坐着的同学”作品,教师肯定学生大胆创作的精神。
2.出示课前准备的“惠山泥人”实物。先让学生欣赏并说说它们与前课的泥塑有何区别,从而引出课题,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惠山泥人是泥塑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采用传统模具印坯和手捏造型彩绘而成。作品一般不大,形成了独特的质朴、简练的地方风格。
3.打开教材,指导学生欣赏著名泥塑家郑于鹤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是儿童题材,造型夸张,民族特色鲜明,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再播放他刻苦学艺的故事录音,学习他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4.指导学生欣赏其它彩塑人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彩塑人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旧带新,学习彩塑方法。
1.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第七册时学了“彩塑动物”一课,彩塑动物是怎样做成的呢?(让学生回答)
2.让学生看着教材上介绍的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骤,想想自己有信心做好吗?然后跟着教师一起试试怎样制作,熟悉基本步骤,体会彩塑人物与彩塑动物有何区别。
(1)确定彩塑人物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人的、双人的还是综合的,是站的坐的还是运动的。
(2)和泥至熟;
(3)塑出基本形态——概括性强;
(4)添加形象;
(5)刻画要精致;
(6)上色——待干后;
三、学生练习彩塑人物。
1.布置比赛要求和卫生要求;
2.教师个别辅导,随时表扬胆大而心细的学生,纠正存在的缺点。
四、作业展示,轮流观摩。
民主评出最佳作品,再由获奖小作者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教师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轮流观摩获奖作品。
五、擦干桌面,打扫教室。
教师检查谁的卫生打扫工作做得最好,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第二十五课 折剪糖纸人物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糖果包装纸折剪各种人物动态,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大体结构、比例。
2.提高眼、脑、手协调运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折剪人物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的生动表现,主要是手和身子的动态。
教学准备:
教具:包糖纸、剪刀、浆糊、底纸、图片若干、录音机、磁带、范作等。
学具:各种糖纸、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www.89xue.com):
一、情景演示,导人课题。
1.一学生表演:从口袋里掏出一粒糖,剥开,吃糖(假吃),随后将糖纸扔进字纸篓。
2.教师默默捡起字纸篓里的糖纸: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吃糖,只是很可惜,绝大多数同学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将漂亮的糖纸扔掉了。如果将糖纸洗干净后,你们想到过利用包糖纸来制作小工艺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包糖纸制作各种人物。板书课题:折剪糖纸人物
二、新授。
1.欣赏:出示各种糖纸人物造型,欣赏手的动态和身子的姿态及服饰特点。
板书:
手:动态优美 身子:姿态各异 服饰:造型多样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的服饰、文化生活都各不相同,都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出示民族舞蹈的图片,欣赏人物动态及服饰特点。)
2.讲解示范: 寸
(1)下面老师用各种糖纸塑造出几种人物动态,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制作方法,做完后,请归纳小结。
教师演示,(播放音乐)做出一个后用胶水粘在底纸上。
(2)讨论:
a:老师做的这些糖纸人物漂不漂亮啊?
b:用于哪些方法呢?
板书:方法:折、扭、打结、撕、剪、拼贴。
c:请同学们分别给这些人物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刚才同学们发言很主动,思考问题很积极。其实呀,老师觉得做得最漂亮、名字取得最好听的作品还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做的。你们信不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准备好工具材料,构思几组或几个人物动态的画面。
三、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1.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共同作业。要求利用糖纸的图案特点,注意大的动态和造型,省略五官、手指等细小部分的塑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