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语文 - 《故都的秋》» 正文

语文 - 《故都的秋》

[05-16 19:45:14]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90
摘要:3、小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
语文 - 《故都的秋》,标签:高二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语文 - 《故都的秋》》出自:www.89xue.com网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语文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