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短文两篇
讨论明确
1.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式结构。
2.一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二是对无穷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第三种是令作者最执着最痛苦。
(教师打出投影介绍罗素有关情况。)
五、课堂小结
这两篇短文让我们深刻感受了深厚的中外文化,从内容上说《我为谁而生》体现了西方人对待成功,对待生死的认识,《鲁迅诗稿序》中传递了鲁迅诗歌与书法的精神与魅力;从语言风格上说,《我为谁而生》善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语严谨而缜密《鲁迅诗稿序》则用文言写成,语言凝练而含蓄,展现了我国古汉语经久不衰的魅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两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探究活动
《短文两篇》
1.鲁迅诗歌研读
鲁迅先生一生所写的诗歌不是很多,目前共收集到近80首。这些诗歌从体裁看,有四言、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旧体诗和新体诗、民歌体讽刺诗等。鲁迅先生的诗歌一部分单独发表在报刊上,一部分是发表文章中的有机部分,一部分是赠送给国内外友人的。这些诗歌后来收入《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书中。
研究方法:
(1)确定研究内容。如“鲁迅诗歌的内容”,可以作归类研读、单篇研读,也可以寻找和作者在同时代的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对比研读。如鲁迅“诗歌的形式”,可以作形式的归类、同类型艺术特点的对比研读、不同时期同类型艺术特点的对比研读,还可以研究“鲁迅诗歌和鲁迅其他文学样式的联系”等。
(2)查阅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和家庭的藏书,还可以上网浏览。
(3)阅读思考,分析对比。这是做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和思考,就不可能作正确的对比和分析,就没有好的研究成果。
(4)交流小结。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还可以讨论自己的疑难问题。
参读书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诗刊》2001年第10期“鲁迅诗歌专辑”。
(3)周振甫《鲁迅诗歌注》。
(4)《鲁迅诗歌选讲》,江苏人民出版社。
2.鲁迅书法赏析
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主要就是他的各种手迹,包括小说、散文、日记等手稿,诗歌条幅手稿等。
研究方法:
(1)确定研究内容。赏析鲁迅先生的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①一般性的欣赏,单独看字的间架结构,笔画枯润;整体看字的布局安排,疏密凝疾。②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评价分析,找到魏晋宋唐的代表性碑帖,比如魏碑、二王的书法、宋四家的作品和唐朝颜真卿等人的作品,研究鲁迅先生的书法和这些不同时代的大家之间的传承关系,从中辨认出鲁迅先生当年摹学的影子和神韵。③进一步赏析,体会“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书如其人”的评价。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不同层次的选择。
(2)查阅资料。
(3)了解一点书法理论。
(4)比较赏析。
(5)交流讨论。
参读书目:
(1)《鲁迅诗稿》,文物出版社。
(2)《鲁迅名篇手迹书法艺术》。
(3)新浪“鲁迅先生诞辰120纪念专题”。
(4)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人应该为何而生”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同题材散文阅读和感悟。
研究方法:
(1)资料查阅。可以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以人生为.写作题材的散文作品。
(2)阅读积累。选择相关作品进行阅读和积累,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做读书卡片,将同题材作品的作者、国籍(或时代)、作品标题、作者在文中所阐明的观点或见解、精彩的语句摘录下来。
(3)分析思考。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撰写出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对于人生的不同态度以及自己从中所获得的感悟。
(4)交流.总结。同学把各自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班上进行交流,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是读书报告会的形式。
参读书目:
(1)《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世界文豪同题散文经典·人生之旅》,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世界散文宝库·人生感悟录》,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
(4)《外国人生小品》,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5)《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精华集成》,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语文教案-短文两篇由www.89xue.com网教案频道http://www.89xue.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语文 -短文两篇》出自:www.89xue.com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