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学习方法物理知识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正文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07-25 15:15:53]   来源:http://www.89xue.com  物理知识   阅读:9668
摘要:我们能听到很多种声音,那么声音产生后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里是怎样传播的?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学生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位同学在另一边轻敲桌子,然后两人互换。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固体也能传声。问:液体能不能传声呢?举例:你潜入水中,可以听到岸上传来的声音;你家鱼缸里的鱼,当你猛拍掌时,鱼会怎样?学生回答这说明液体也能传声。再观看一个现象,看录像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总结上面的现象及结论我们可知:声音靠物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看图3-13人耳的结构。观看录像,观察并注意说明。原来,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标签:物理,http://www.89xue.com
我们能听到很多种声音,那么声音产生后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
2.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里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
学生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位同学在另一边轻敲桌子,然后两人互换。
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固体也能传声。
问:液体能不能传声呢?
举例:你潜入水中,可以听到岸上传来的声音;你家鱼缸里的鱼,当你猛拍掌时,鱼会怎样?学生回答
这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再观看一个现象,看录像
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总结上面的现象及结论我们可知:
声音靠物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看图3-13人耳的结构。
观看录像,观察并注意说明。
原来,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我们把这种波动叫做声波。声波由声源向四周传播开来,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们便听到了声音。
3.声音传播的快慢
有一种现象,要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常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这是因为声音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要小得多的缘故。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空气传声与固体传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在古代,(此括号内不是文章内容,来自学习方法网,阅读请跳过),战士休息时,常枕着箭筒睡觉,这有什么好处呢?原来他随时可以听到敌军有无动静。为什么呢?大地、箭筒是固体,固体传声快的缘故。
原来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声音快慢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声音在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空气(15℃)中声速是340m/s;
25℃的水中,大约是1500m/s;
钢铁中,大约是5200m/s;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传播得慢。
4、介绍回声
讲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例如在野外活动时,对着大山喊一声,你可能听到好几次回声。
如果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形成的,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秒。
  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已知:v = 340 m / s, t = 0.1 s
  求: s
  解: s = v t / 2 = 340 m / s × 0.1 s / 2 s = 17 m
  答: 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17 m。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
课堂小结】请根据板书,简要地回顾对本节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物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传播的快慢:空气(15℃)中声速是340m/s;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传播得慢。
4.回声
【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 
2、进行课本37页的实践活动
3、作业本上写P37 1、2、3三道题

上一页  [1] [2] 


Tag:物理知识物理学习方法 - 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