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学习方法历史知识国家的产生社会的变革测试题及答案» 正文

国家的产生社会的变革测试题及答案

[07-25 15:22:04]   来源:http://www.89xue.com  历史知识   阅读:9167
摘要:国家的产生社会的变革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中劳作,他肯定不可能( )A.用石镰收割庄稼B.用铁制的犁耕地C.用装有木柄的耒耜翻地D.用青铜工具进行生产4.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5.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rdq。
国家的产生社会的变革测试题及答案,标签:历史,http://www.89xue.com

国家的产生社会的变革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中劳作,他肯定不可能(  )
A.用石镰收割庄稼B.用铁制的犁耕地
C.用装有木柄的耒耜翻地D.用青铜工具进行生产
4.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5.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 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A.司母戊鼎B.整套编钟C.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
6.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  )
A.生产工具的改进B.良好的自然环境C.先进的奴 隶制生产方式D.农作物品种多
7.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大代表 性的是(  )
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
8.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是
①“道路以目”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9.《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亲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 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D.统一度量衡
10.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 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11.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奖励战功D.推行县制
1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
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于隋唐时期②由李冰主持建造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
14.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到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的是(  )
A.发明生铁冶炬技术B.已有很多铁农具C.兴修水利D.重视使用肥料
16.下列属于孟子言论的是(  )
A.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宝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17.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政治上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以确立新的封建统治
B.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 广而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C.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D.争霸战争和诸侯混战推动社会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8.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9.产生在黄河流域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是(  )
A .埃及象形文字B.苏美尔楔形文字C.腓尼基文字D.甲骨文
20.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 [2]  下一页


Tag: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方法 -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