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二 人教必修5» 正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二 人教必修5

[09-04 04:10:39]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235
摘要: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二 人教必修5,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思考问题(读书),教师板书字词。

    1.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

    2.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3.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

三.字、词(学生看书思考间隙,教师板书)。

    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D)

    A下乘(cheng)  岑寂(cen)  付梓(zi)  锱铢(zizhu)

    B没镞(mozu)  咬文嚼字(jiao)  咀嚼(jue)  嚼舌(jiao)

    C蕴藉(yun)  累积(lei) 憎恶(zengwu) 便宜(pianyi)

    D尺牍(du)  灞桥(ba)  剥啄(zhuo)  清沁肺腑(qing)

    2.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B )

    A援引:引用不求甚解:很深刻咬文嚼字:比喻斟酌

    B尺牍:书信一川烟草:一片平地付梓:刻字

    C蕴藉:含蓄拘礼:限制游离:不确定的

    3.辨析词语:

    ①斤斤计较——锱铢必报

    ②顺畅——通畅

    ③简洁——简练

四.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