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07-17 19:14:28]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795次
摘要: 例:把阻值分别为R1=4Ω和R2=6Ω的电阻串联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1.2A,如果将它们并联接在同一电源上,则R2两端的电压是( ) A、3.6V B、4.8V C、7.2V D、12V 学生回答中不少同学选择了C答案,他们的理由是根据U=IR计算出来的。由于并联后加在R2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电流值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但还在用前一次的电流与电阻的积表示现在的电压值,明显的是没有注意同时性。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 五、单一目标时会做,部分或整体应用时易错 例、在学习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时,把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压为U=。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标签: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例:把阻值分别为R1=4Ω和R2=6Ω的电阻串联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1.2A,如果将它们并联接在同一电源上,则R2两端的电压是( ) A、3.6V B、4.8V C、7.2V D、12V 学生回答中不少同学选择了C答案,他们的理由是根据U=IR计算出来的。由于并联后加在R2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电流值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但还在用前一次的电流与电阻的积表示现在的电压值,明显的是没有注意同时性。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 五、单一目标时会做,部分或整体应用时易错 例、在学习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时,把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压为U=24V的电路中,如果R1=8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求(1)R1中的电流I1。(2)整个电路的总电阻R总。 在学生解答中发现(1)的完成情况较好,问题(2)有一部分同学无法完成,通过了解知道,他们对于两个电阻并联后当做一个整体来认识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没形成,不敢把欧姆定律应用于整个电路,对欧姆定律不仅适用于一个用电器,也适用于部分电路、甚至整个电路这种应用的广泛性的认识领悟不够到位。本题的解答思路是先求R1中的电流I1,然后既可以先求出R2,利用
求出总电阻;也可利用I总=I1+I2,再用欧姆定律求出,
求出。本题(2)总电阻为48Ω。
六、常规题会做,变式题易错
例:复习中出示如下练习:在探究“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时,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后,为保证不同阻值两端的电压相同,我们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设电源的电压不变,当取下阻值较小的电阻,换接入阻值较大的电阻,若不移动滑片,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较前一次怎样变化?能否利用欧姆定律加以说明。
学生推导中,由电路的整体变化来推导其中的部分电路的变化易混淆,说不变的、说变小的、说变大的都有。问题在于由整体反过来倒推部分出现思路上的混乱和障碍。本题的解决思路是:换接入较大电阻,导致:
所以,接入较大的电阻后,若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两端的电压较前一次的要大。
七、静态的题会做,动态变化的题易错
例、如图,电源电压为9V,R1=7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Ω,若电流表采用0—0.6A量程,电压表采用0—3V量程,为了不使电流表、电压表损坏,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的范围。
例:把阻值分别为R1=4Ω和R2=6Ω的电阻串联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1.2A,如果将它们并联接在同一电源上,则R2两端的电压是( ) A、3.6V B、4.8V C、7.2V D、12V 学生回答中不少同学选择了C答案,他们的理由是根据U=IR计算出来的。由于并联后加在R2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电流值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但还在用前一次的电流与电阻的积表示现在的电压值,明显的是没有注意同时性。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 五、单一目标时会做,部分或整体应用时易错 例、在学习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时,把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压为U=24V的电路中,如果R1=8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求(1)R1中的电流I1。(2)整个电路的总电阻R总。 在学生解答中发现(1)的完成情况较好,问题(2)有一部分同学无法完成,通过了解知道,他们对于两个电阻并联后当做一个整体来认识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没形成,不敢把欧姆定律应用于整个电路,对欧姆定律不仅适用于一个用电器,也适用于部分电路、甚至整个电路这种应用的广泛性的认识领悟不够到位。本题的解答思路是先求R1中的电流I1,然后既可以先求出R2,利用
Tag: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