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07-17 19:15:54]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838次
摘要:“O”代表:光心 “水平轴”代表:光具座(物体就在光具座上移动)“ ”代表:凸透镜“f”代表:一倍焦距“2f”代表:二倍焦距“实(倒)”表示物体在该处成倒立实像“虚(正)”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正立虚像“大”“等”“小”分别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从该图首先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物距与成像的关系: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0和f之间的时候,即0< u < f时。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标签: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O”代表:光心 “水平轴”代表:光具座(物体就在光具座上移动) “ ”代表:凸透镜 “f”代表:一倍焦距 “2f”代表:二倍焦距 “实(倒)”表示物体在该处成倒立实像 “虚(正)”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正立虚像 “大”“等”“小”分别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从该图首先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物距与成像的关系: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0和f之间的时候,即0< u < f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f和2f之间的时候,也就是f < u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2f的时候,也就是u = 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2f以外的时候,也就是u>2f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其次,从该图上可以很明确的找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成实像的时候大小的分界点是二倍焦距处。 另外,通过该图还可以很好的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动态问题。如果物体从远处向一倍焦距靠近的时候,像的变化由小到等再到大,因此是越来越大。相反,当物体从一倍焦距处远离凸透镜时,像由大到等再到小,因此越来越小,这样一来“物近像大像远“也包括在里面。 到此为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绝大部分已包括在里面了,唯一不足的是像距和成像的关系还不在其内。
不错哦 由于当物距f < u <2f时,像距v >2f; 物距u >2f时,像距f < v <2f; 物距u =2f时,像距v =2f; 物距和像距恰好相反这个特点很明显,因此学生记住了物距和成像的关系,也就记住了像距和成像的关系。 这样一来通过这一幅图,就能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所有内容。因此,从内容上来说,我这种方法和前面两种方法相比,其涵盖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就要全面得多。 4 结论图文结合概括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从设计角度来看:“水平轴”代表光具座,竖直方向的“ ”代表凸透镜,f代表一倍焦距,2f代表二倍焦距,物体就在光具座上移动。这就恰好和同学们在实验室做物理实验的情景一样,在接受的时候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从知识涵盖角度来看也概括得简洁全面。我的学生就通过这样一幅图,将凸透镜成像规律装在头脑里,既容易记又不容易忘,从而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加深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应用也就更加灵活,更加得心应手。
“O”代表:光心 “水平轴”代表:光具座(物体就在光具座上移动) “ ”代表:凸透镜 “f”代表:一倍焦距 “2f”代表:二倍焦距 “实(倒)”表示物体在该处成倒立实像 “虚(正)”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正立虚像 “大”“等”“小”分别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从该图首先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物距与成像的关系: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0和f之间的时候,即0< u < f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f和2f之间的时候,也就是f < u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2f的时候,也就是u = 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2f以外的时候,也就是u>2f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其次,从该图上可以很明确的找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成实像的时候大小的分界点是二倍焦距处。 另外,通过该图还可以很好的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动态问题。如果物体从远处向一倍焦距靠近的时候,像的变化由小到等再到大,因此是越来越大。相反,当物体从一倍焦距处远离凸透镜时,像由大到等再到小,因此越来越小,这样一来“物近像大像远“也包括在里面。 到此为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绝大部分已包括在里面了,唯一不足的是像距和成像的关系还不在其内。
不错哦 由于当物距f < u <2f时,像距v >2f; 物距u >2f时,像距f < v <2f; 物距u =2f时,像距v =2f; 物距和像距恰好相反这个特点很明显,因此学生记住了物距和成像的关系,也就记住了像距和成像的关系。 这样一来通过这一幅图,就能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所有内容。因此,从内容上来说,我这种方法和前面两种方法相比,其涵盖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就要全面得多。 4 结论图文结合概括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从设计角度来看:“水平轴”代表光具座,竖直方向的“ ”代表凸透镜,f代表一倍焦距,2f代表二倍焦距,物体就在光具座上移动。这就恰好和同学们在实验室做物理实验的情景一样,在接受的时候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从知识涵盖角度来看也概括得简洁全面。我的学生就通过这样一幅图,将凸透镜成像规律装在头脑里,既容易记又不容易忘,从而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加深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应用也就更加灵活,更加得心应手。
Tag: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次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