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宇宙速度教学设计» 正文

宇宙速度教学设计

[07-17 19:24:27]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320
摘要: 公式推导:假设地球质量M,卫星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卫星运 转的速度为v。 根据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并自己独立求出卫星运转速度: 公式拓展(学生自我推导) 角速度 卫星运行周期 公式分析: 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G、M是恒量,r是变量。 人造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线速度、角速度越小,周期T越大。 学生思考:①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送入高轨道哪一个更容易?为什么? ②所需要的发射速度,哪一个更大?为什么? ③发射速度和卫星绕地旋转的速度是不是同一速度?发射速度大说 明什么?卫星运转速度大又说明。
宇宙速度教学设计,标签: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公式推导:假设地球质量M,卫星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卫星运
    转的速度为v。
    根据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规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并自己独立求出卫星运转速度:
    公式拓展(学生自我推导)
    角速度
    卫星运行周期
    公式分析:
    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G、M是恒量,r是变量。
    人造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线速度、角速度越小,周期T越大。
    学生思考:①将卫星送入低轨道和送入高轨道哪一个更容易?为什么?
    ②所需要的发射速度,哪一个更大?为什么?
    ③发射速度和卫星绕地旋转的速度是不是同一速度?发射速度大说
    明什么?卫星运转速度大又说明什么?
    近地轨道卫星分析方法:
    方法1:启发:靠近地面时,r的值近似等于多少?
    r≈R(地球半径)=6.37×106m G=6.67×10-11N.m2/kg2
    M地=5.89×1024kg
    提问:近地轨道卫星的周期是多少?
    学生上台求解:T= =2×3.14× =85分钟
    再问: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分钟的卫星?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分析,叫学生回答,得出结果:不能
    方法2:启发:靠近地面时,r的值近似等于R地。
    万有引力 学生分析出 ≈mg
    由 = mg= v1=
    将数据代入求解 v=
    v1=7.9km/s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


不错哦     学生思考:我们刚研究过,当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时,卫星绕地球旋转时的速
    度越小,卫星发射时越难,送入轨道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发射的
    速度必须越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要将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运行速度
    必须大于多少?
    学生分析得出v≥7.9km/s
    引导:发射速度越大,人造卫星就进入更高的轨道,当速度大到某一值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动我们把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它的大小为v2=11.2km/s。
    同时分析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
    速度必须等于或大小16.7km/s,这个速度
    叫第三宇宙速度。
    (四)知识巩固
    例1 一位同学根据向心力公式F= ,若人造卫星质量m不变,当轨道半径r增大2倍时,人造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 。另一位同学根据卫星的向心力绕地球行,由公式F=G 推断,当r增大2倍时,人造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 ,哪位同学的说法对?说错的错在哪里?
    例2 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地球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周期T=24n,同步卫星必位于靠道上方n处,且n是一定的,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试计算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1.阅读了解书上P110的阅读材料“黑洞”
    2.P104 2、7
 


上一页  [1] [2] 


Tag:高一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加速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