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主题活动 人教版六年级下
不错哦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准备:
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2.垃圾回收袋,上贴标志(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比较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经过打扫后整洁的教室,启发学生说说: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
2.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生活在垃圾堆旁感觉怎样?
教师小结: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整洁有序,受人欢迎。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让学生结合对生活的观察,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教学生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学生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学生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学生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小学生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小学生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4只垃圾分类回收袋,请个别学生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引导小学生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教室”。
四、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用回收的钱添置的班级图书与棋类。
主题活动三:节约用水主题活动
目的:通过养小金鱼,了解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过程:
班里喂养的小金鱼都是学生自愿带来的,还记得学生们一共带来了三次。第一次是装在一个塑料瓶里,半天小鱼就死了,让孩子们分析原因,他们了解到是因为瓶子空间太小,氧气不足,造成金鱼因窒息而死亡;第二次孩子们就把小鱼放在大一点的鱼缸里喂养,三天后金鱼也死了,大家分析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每天换水和按时喂食(但又不能一次喂得过多);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第三次孩子们把鱼放在水桶里喂养,过了两个星期,小鱼还是生机勃勃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课间时经常去看望它们,给它们喂食,当发现桶里的水变得混浊时,总有人不声不响地把水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