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07-18 13:42:12]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阅读:9581次
摘要:附件:1. 蚕蜕皮的观察记录表(说明不要求记四次,有2,3次观察发现就不错了,且应该在小蚕出生后不久下发,第一次蜕皮大约在出生3,4天,很难发现) 蜕皮次数 日期 外形变化 蚕蜕皮的过程 体长(毫米) 。
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标签: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附件: 1. 蚕蜕皮的观察记录表(说明不要求记四次,有2,3次观察发现就不错了,且应该在小蚕出生后不久下发,第一次蜕皮大约在出生3,4天,很难发现)
附件: 1. 蚕蜕皮的观察记录表(说明不要求记四次,有2,3次观察发现就不错了,且应该在小蚕出生后不久下发,第一次蜕皮大约在出生3,4天,很难发现)
蜕皮次数 日期 外形变化 蚕蜕皮的过程 体长(毫米) 颜色
2. 一张记录单(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我们的观察和记录
3. 蚕吐丝的观察记录 吐丝前的蚕 画一个蚕茧 吐丝后的蚕 蚕怎样吐丝 其他发现 《蚕的生长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两周了,蜕过三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教学亮点: 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当我把蚕的标本展示在学生面前时,许多女学生说:“真恶心”,我当时很生气,可转念一想,我自己不是也一样吗?不了解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小家伙,也会有恶心的感觉.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种事物,必须让学生对其有好感。于是,我想到了调整教学顺序。先从后面的内容入手,我向学生讲解了蚕这么小的生命,却能吐出那么多的蚕丝,人们用这些蚕丝织成了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学生的情绪马上有所好转,我抓住时机,问学生:“你们喜欢蚕吗?”学生豪不犹豫地说“喜欢。”那么我们就来观察这个小生命,研究一个它身体的结构特点。学生都愉快地投入其中,最初的厌恶之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存在的不足: 首先,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多但又有很多没有价值,以至于教师在回答问题时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次,板书跟教学进度有些脱节。为板书而板书,没有起到“引”和“归纳”的作用。 第三,观察指导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因为多种原因,给学生小组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指导学生的力度还要加大。 第四,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还稍显弱化,应该力度大一些。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好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把学生培养成为驯服的工具。Tag: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科学教学设计 -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植物的叶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