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普查报告
(二)经济效益突出。
一是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政府在开展退耕还林后,根据地区特点,大力建设基本农田,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与经济林基地建设相结合,一批农业及林业产业开发区带正在形成。退耕还林使一批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使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促进了舍饲圈养、绿色食品、森林旅游等特色经济的发展。二是起到了扶贫帮困的作用。截止20xx年底,全县将累计获得国家资金投入 2310万元。
(三)社会效益巨大。
社会各界人士生态意识增强。通过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森林,关心生存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意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此外,退耕还林还将发挥长期的、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更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三、普查工作概况
(一)普查时间
此次普查从20xx年5月21日起,到20xx年9月 30日止,历时5个月。
(二)普查范围
此次普查的范围为辽阳县历年退耕还林工程。包括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
(三)普查方法
1、深入宣传,广泛动员.
辽阳县启动退耕还林普查工作后,迅速掀起宣传动员高潮,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为了提高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县退耕办共印发了3000多份《致全县退耕户的一封信》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退耕户对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普查的重大意义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为退耕还林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退耕还林普查工作,召开县委常委会听取退耕还林规划和普查汇报,专题研究退耕还林普查工作,成立了县退耕还林普查领导小组。并于7月3日在县政府专门召开相关业务部门、各乡镇镇长、主管乡镇长、林业站长会议,研究部署退耕还林普查工作,主管县长作动员,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3、政府重视,加大投入
此次普查工作受到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财政投入23万元用于这次规划和普查经费,并经政府采购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如电脑3台、对讲机12部、复印机打印机1台、GPS4台等,还为普查员配备了服装及其它普查用具,使这次普查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4、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搞好此次退耕还林普查,县退耕办组织四名业务骨干去北票市退耕办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辽阳县的实际制定自己的普查方案。而且还邀请了市造林种苗科何科长为普查人员讲解相关的业务知识。
5、培训骨干,提高素质
为确保按时完成辽阳退耕还林普查任务,辽阳办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7月7日、13 日举办了两期全县退耕还林普查员培训班,市林业局造林科何科长做普查技术规程专题讲座。
6、抓试点
为保证普查顺利进行,县退耕办先在河栏镇做试点,抽掉14名骨干,在罗家村搞了试点,根据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方案进行了完善,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在全县的普查工作中应用。
7、成立普查专业队
为了搞好此次普查,做到同一标准、同一进度,县退耕办组成了四个普查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组长和两名组员组成,逐乡镇进行普查,为确保普查质量,白天外业,晚上内业,周六、周日不休息。
8、技术措施
(1)全县实质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小于100亩的全部采用GPS实测,荒山造林大于100亩的及封山育林现场调绘。用GPS测图时,在我们自制的小班调绘表上先绘制草图,以便于内业成图。
(2)将GPS数据输入Autocad软件制图。按《规定》注记,并在地块旁加注农户姓名,每村成一图。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公里网,标注坐标,准确落在1:10000空白地形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