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园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2、强化日常养护管理。制定、完善了养护规范、养护标准和考核细则,注重长效管理,加强指导监督。园林管理处先后成立了专业的绿化监察和绿化管护队伍,加强巡查道路绿化和公共绿化。加强对绿化养护管理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管护单位、管护人的经济效益挂钩,强化了养护管理责任。积极探索绿化管护竞争上岗和分片承包负责制,在城市各主干道和景点对绿化养护管理实行公开招标,按照“定人、定路段、定标准、定责任”的原则,实行道路、景点绿化管护责任包保制,既节省了管护成本,又提高了管护质量。
3、强化绿化行业管理。严格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规范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保证绿化工程质量。目前,全市有园林绿化企业10多家,其中三级资质企业2家。高度重视园林绿化专题研究,有效解决绿化生产和日常养护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强化绿化执法管理。进一步规范申请占用绿地、砍伐树木的审批,努力从源头上控制侵绿、毁绿现象。市园林管理处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巡查监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群众的投诉举报,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程序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坚决杜绝擅自侵占、破坏城市绿地和擅自砍伐城市树木的行为。
(五)注重景观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努力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我们高度重视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切实加强环境质量管理,务求——在建设中更加美丽,在保护中不断更新,在延续中加快发展。
1、注重文物古迹保护。主要突出“三大保护主题”:一是“具江淮水乡之风韵”。突出——水网密布、千岛纵横的独特城市格局以及城水相融的空间形态,加强乌巾荡风景区及拱极台公园的建设,以及沧浪河、车路河沿河绿化建设。二是“集明清古居之佳构”。突出——现有的古城形制、街坊格局以及大量明清民居的历史风貌,开展了赵海仙洋楼、宗臣故居、板桥故居、李园船厅、县丞署、刘熙载故居等明、清建筑住宅保护区的修缮和保护。三是“显吴楚文化之奇丽”。突出——历史上丰富的文化积淀,修复、新建和开放了海光楼、四牌楼、上方寺、板桥纪念馆、城隍庙等。
2、注重古树名木保护。我局组织力量对市区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的普查登记,建立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按照省统一标准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牌,明确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单位和管护措施;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对濒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严格执法管理,有效杜绝破坏行为的发生。
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对照创园考核指标要求,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城市绿化总量有待进一步增加;绿化总体档次有待提升;单位、居住区绿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绿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下一阶段创建打算
20xx年是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年,对照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我们将扎实抓紧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和协调机制,不断加大创建园林城市的组织领导力度。继续加强宣传发动,广泛深入发动群众,迅速掀起奋力冲刺、争创建园林城市的新高潮。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全面加强目标考核,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和责任追究。
2、坚持扩大绿量和实施绿化精品工程并举。围绕今年计划新增绿地123.5万平方米的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园林绿化精品工程项目,尽快完善人民公园改建,直港河、中心河、车路河滨河绿化,板桥竹石园、森林公园、水上公园建设等。在老城区继续建设一批公共游园,努力促进市区绿地分布趋向均衡,市民休憩、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
3、切实加强沿路、沿河、沿桥“三沿”绿化。对于今年市区计划新建的城市骨干道路、河岸两侧、桥头绿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实施绿化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城市主干道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少于30,次干道不少于25。继续加大对市区不达标道路的绿化整改力度,完善实施景观道路改造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通道。
4、扎实开展创建园林式居住区和园林式单位活动。对前几年已经改造和今年正在实施改造的部分老小区,抓整治,抓完善,促提高,进一步提高市区整体绿化水平。积极引导老城区部分单位开展垂直绿化,拆墙透绿,倡导相关单位创造条件建设屋顶花园,努力缩小绿化的差距。认真组织开展申报评选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和园林式单位活动,力争今年市区有更多的单位和居住区创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