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调研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10-16 19:30:49] 来源:http://www.89xue.com 工作汇报 阅读:90次
摘要: 一是确立了基层社区级空间与基础设施规划。2004年,由我局拟定的《建邺区社区规划(中北部地区)》,经区政府与河西指挥部、河西规划分局多次磋商,终于定稿。《规划》以整合区2400户、新区4000户的标准,在江山广场以北建立41个社区、3个独立管理区。2005年,我区根据《规划》调整了35个社区,将城市社区划分为标准方格,为实行城市模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是确立了居住社区级基础设施规划。我局与南大行政管理学院、省社科院合作,研究形成了《建邺区社区中心研究报告》、《建邺区社区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区社区建设信息指导中心设计纲要》,目的是逐步实现“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型。社区中心内设街道政务中心。
在区委调研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汇报,标签:工作汇报范文,http://www.89xue.com
一是确立了基层社区级空间与基础设施规划。2004年,由我局拟定的《建邺区社区规划(中北部地区)》,经区政府与河西指挥部、河西规划分局多次磋商,终于定稿。《规划》以整合区2400户、新区4000户的标准,在江山广场以北建立41个社区、3个独立管理区。2005年,我区根据《规划》调整了35个社区,将城市社区划分为标准方格,为实行城市模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是确立了居住社区级基础设施规划。我局与南大行政管理学院、省社科院合作,研究形成了《建邺区社区中心研究报告》、《建邺区社区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区社区建设信息指导中心设计纲要》,目的是逐步实现“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型。社区中心内设街道政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及商业设施,将成为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中的8-10个社区中心,已建成2个、立项2个。
三是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社区发展的主 《在区委调研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汇报》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要内容。2005年,我们制定了《建邺区“十一五”现代化社区培育发展规划》,将全部工作内容划分为“社区发展、社区参与、社区评估”三部分,包含社区区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政支出项目、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创新项目、社区信息化项目、评估项目等5个项目设计。
3、基础工作规范
近几年,通过市、区级示范社区居委会建设和“特色社区”、“明星社区”创建工作,社区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体系化的工作标准。
一是建立了强制性社区规范标准。2005年,我区制定了《建邺区社区居委会形象与功能设计方案》,执行新的“一校两站三栏四室六有六统一”功能设定标准,启动了第二轮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社区居委会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已试点12家,年底前累计完成28家。
二是建立了指导性社区规范标准。自2002年启动了为期3年的特色社区、明星社区创建工作,从社区服务、卫生、文化、体育、环境、治安、科普7个方面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并以温馨社区、健康社区等分别命名,以引导各社区在“一居一特”的基础上逐步向和谐社区发展。到2005年底,已创成明星社区4个、特色社区18个。
三是制定了标准化社区工作规程。我区编印了《社区工作手册》,以基层社区组织为单元,如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按职责制度、工作内容、工作对象、服务项目等分类,建立了社区工作的操作标准。《手册》受到了省市民政部门以及各地参观者的肯定,对我区社区工作规范化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
4、网络应用突出
我区自2001年建立建邺社区网、2002年研发“建邺区社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社区信息化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具有“起步早、投入小、技术超前、影响广泛”的特点,并形成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一是硬件添置上注重节支增效。到2005年底,为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进程,区、街在硬件购买、网络建设上累计投入40万元。我们架设了区社区建设信息指导中心服务器,为每个社区居委会配置了1台电脑并接入宽带。目前正对各社区居委会进行局域网改造,每个社区居委会将实现4-8台电脑同时上网工作。
二是软件应用上注重自主研发。我区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居住地为编码建立,社区居委会可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条目查询信息。2005年,市民政局模仿我区技术后在全市推广。建邺社区网定位为建邺区社区建设的工作与交流平台,用户群划分为核心用户群、管理用户群和拓展用户群。目前,建邺社区网以每天10条以上信息的频度刷新,引起了南京各新闻媒体的关注,已成为反映我区基层社区动态的重要窗口。
三是队伍建设上注重自我培养。2002以来,我区就社区信息化软件应用、网络应用举办了20多场次的培训班,培训操作人员200多人次,每个社区居委会都有2-3人达到了信息化应用要求。在培训中,我们采用激励机制,对达到较高标准网络操作技能的社工奖励512m的u盘1个。目前,已有10名社工通过了此项考试。
一是确立了基层社区级空间与基础设施规划。2004年,由我局拟定的《建邺区社区规划(中北部地区)》,经区政府与河西指挥部、河西规划分局多次磋商,终于定稿。《规划》以整合区2400户、新区4000户的标准,在江山广场以北建立41个社区、3个独立管理区。2005年,我区根据《规划》调整了35个社区,将城市社区划分为标准方格,为实行城市模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是确立了居住社区级基础设施规划。我局与南大行政管理学院、省社科院合作,研究形成了《建邺区社区中心研究报告》、《建邺区社区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区社区建设信息指导中心设计纲要》,目的是逐步实现“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型。社区中心内设街道政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及商业设施,将成为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中的8-10个社区中心,已建成2个、立项2个。
三是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社区发展的主 《在区委调研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汇报》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要内容。2005年,我们制定了《建邺区“十一五”现代化社区培育发展规划》,将全部工作内容划分为“社区发展、社区参与、社区评估”三部分,包含社区区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政支出项目、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创新项目、社区信息化项目、评估项目等5个项目设计。
3、基础工作规范
近几年,通过市、区级示范社区居委会建设和“特色社区”、“明星社区”创建工作,社区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体系化的工作标准。
一是建立了强制性社区规范标准。2005年,我区制定了《建邺区社区居委会形象与功能设计方案》,执行新的“一校两站三栏四室六有六统一”功能设定标准,启动了第二轮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社区居委会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已试点12家,年底前累计完成28家。
二是建立了指导性社区规范标准。自2002年启动了为期3年的特色社区、明星社区创建工作,从社区服务、卫生、文化、体育、环境、治安、科普7个方面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并以温馨社区、健康社区等分别命名,以引导各社区在“一居一特”的基础上逐步向和谐社区发展。到2005年底,已创成明星社区4个、特色社区18个。
三是制定了标准化社区工作规程。我区编印了《社区工作手册》,以基层社区组织为单元,如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按职责制度、工作内容、工作对象、服务项目等分类,建立了社区工作的操作标准。《手册》受到了省市民政部门以及各地参观者的肯定,对我区社区工作规范化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
4、网络应用突出
我区自2001年建立建邺社区网、2002年研发“建邺区社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社区信息化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具有“起步早、投入小、技术超前、影响广泛”的特点,并形成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一是硬件添置上注重节支增效。到2005年底,为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进程,区、街在硬件购买、网络建设上累计投入40万元。我们架设了区社区建设信息指导中心服务器,为每个社区居委会配置了1台电脑并接入宽带。目前正对各社区居委会进行局域网改造,每个社区居委会将实现4-8台电脑同时上网工作。
二是软件应用上注重自主研发。我区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居住地为编码建立,社区居委会可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条目查询信息。2005年,市民政局模仿我区技术后在全市推广。建邺社区网定位为建邺区社区建设的工作与交流平台,用户群划分为核心用户群、管理用户群和拓展用户群。目前,建邺社区网以每天10条以上信息的频度刷新,引起了南京各新闻媒体的关注,已成为反映我区基层社区动态的重要窗口。
三是队伍建设上注重自我培养。2002以来,我区就社区信息化软件应用、网络应用举办了20多场次的培训班,培训操作人员200多人次,每个社区居委会都有2-3人达到了信息化应用要求。在培训中,我们采用激励机制,对达到较高标准网络操作技能的社工奖励512m的u盘1个。目前,已有10名社工通过了此项考试。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范文,报告总结 - 工作汇报
上一篇:县林改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