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林业建设结硕果(范文)
[10-16 19:30:49] 来源:http://www.89xue.com 工作汇报 阅读:90次
摘要: 为切实把退耕还林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施好,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巧家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中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坚持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实行层层负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宣传为导向,以生动、形象的事实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规定,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确保退得下、稳得注能致富、不反弹;坚持依靠科技,推广适用造林技术,按适地适树的要求,综合采取就地育苗、就地移栽、营养袋育苗造林措施,保证造一片、活一片。2年来,巧家县完成退耕还林8.2万亩,经济林比重达40%,其中:。
巧家县林业建设结硕果(范文),标签:工作汇报范文,http://www.89xue.com
为切实把退耕还林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施好,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巧家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中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坚持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实行层层负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宣传为导向,以生动、形象的事实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规定,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确保退得下、稳得注能致富、不反弹;坚持依靠科技,推广适用造林技术,按适地适树的要求,综合采取就地育苗、就地移栽、营养袋育苗造林措施,保证造一片、活一片。2年来,巧家县完成退耕还林8.2万亩,经济林比重达40%,其中:退耕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4.5万亩;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1个国营林场,经盛市检查,各项指标完全合格,得到盛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三)沼气池突破2万口,农村能源建设有新突破。
&n 《巧家县林业建设结硕果(范文)》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bsp;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创新、多能互补、整体推进”的原则,巧家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培训技术人员,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替代能源,降低能源的低价值消耗。近两年的时间,全县完成沼气池建设4062口,节能灶2280眼,太阳能1980平方米,分别是上级下达任务的1.56倍、7.6倍和1.24倍,使巧家成为全省首家沼气池建设突破2万口的沼气池大县,节煤改造突破11万户,太阳能安装突破4000平方米,特别是我县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沼气综合利用保护生态,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卫生条件、生活陋习的路子,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结合沼气建设,在许多乡镇都建起了文明新村示范点,使沼气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四)黑颈鹤在萦绕,金钱豹又出没,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实质性成果
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巧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加强保护和管理,县政府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委员会,使全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一些珍稀频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一是强管护。对全县2806株名木古树进行挂牌保护;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巧家五针白皮松落实专人管理,开展就地繁育与引种试验,共育苗移栽成活20余株,迁地移栽成活30余株。二是加大对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近几年来,共查处野生动植物案件10起,处罚15人,其中刑事案件4起,逮捕判刑7人。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又活跃于县境。据统计,今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已从1990年的20只升至125只,绝迹已久的金钱豹又重新出现。
(五)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望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山自然保护区建设迈大步
药山,气势恢宏、神奇瑰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及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是滇东北著名的植物标本模式产地。保护区的高等植物达1400多种,仅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就有50多种,药用植物多达850多种。加强药山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对待建的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正在建设的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保护这片神奇的土地,造福当地民众,1978年,巧家成立县级药山自然保护区;198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严格管护,保护区面积从原来的的15.3万亩扩展到30.3万亩,特别是近两年,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管护13万亩,使药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工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修建了2个管理站8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购置了车载台和管理用车,建立了防火通信网络,并以政校结合的方式,配合云大、云师大完成了《云南省药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使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提高和规范。2002年1月,巧家又向国家、省申报将省级药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升格申报逐级通过市、盛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后,申报材料已移交国家大评委,可望获得通过。
为切实把退耕还林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施好,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巧家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中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坚持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实行层层负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宣传为导向,以生动、形象的事实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规定,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确保退得下、稳得注能致富、不反弹;坚持依靠科技,推广适用造林技术,按适地适树的要求,综合采取就地育苗、就地移栽、营养袋育苗造林措施,保证造一片、活一片。2年来,巧家县完成退耕还林8.2万亩,经济林比重达40%,其中:退耕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4.5万亩;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1个国营林场,经盛市检查,各项指标完全合格,得到盛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三)沼气池突破2万口,农村能源建设有新突破。
&n 《巧家县林业建设结硕果(范文)》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bsp;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创新、多能互补、整体推进”的原则,巧家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培训技术人员,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替代能源,降低能源的低价值消耗。近两年的时间,全县完成沼气池建设4062口,节能灶2280眼,太阳能1980平方米,分别是上级下达任务的1.56倍、7.6倍和1.24倍,使巧家成为全省首家沼气池建设突破2万口的沼气池大县,节煤改造突破11万户,太阳能安装突破4000平方米,特别是我县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沼气综合利用保护生态,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卫生条件、生活陋习的路子,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结合沼气建设,在许多乡镇都建起了文明新村示范点,使沼气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四)黑颈鹤在萦绕,金钱豹又出没,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实质性成果
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巧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加强保护和管理,县政府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委员会,使全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一些珍稀频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一是强管护。对全县2806株名木古树进行挂牌保护;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巧家五针白皮松落实专人管理,开展就地繁育与引种试验,共育苗移栽成活20余株,迁地移栽成活30余株。二是加大对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近几年来,共查处野生动植物案件10起,处罚15人,其中刑事案件4起,逮捕判刑7人。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又活跃于县境。据统计,今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已从1990年的20只升至125只,绝迹已久的金钱豹又重新出现。
(五)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望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山自然保护区建设迈大步
药山,气势恢宏、神奇瑰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及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是滇东北著名的植物标本模式产地。保护区的高等植物达1400多种,仅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就有50多种,药用植物多达850多种。加强药山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对待建的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和正在建设的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保护这片神奇的土地,造福当地民众,1978年,巧家成立县级药山自然保护区;198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严格管护,保护区面积从原来的的15.3万亩扩展到30.3万亩,特别是近两年,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管护13万亩,使药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工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修建了2个管理站8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购置了车载台和管理用车,建立了防火通信网络,并以政校结合的方式,配合云大、云师大完成了《云南省药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使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提高和规范。2002年1月,巧家又向国家、省申报将省级药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升格申报逐级通过市、盛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后,申报材料已移交国家大评委,可望获得通过。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范文,报告总结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