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实践报告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 正文

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

[10-16 19:28: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实践报告   阅读:90
摘要:这些作品进入城市,不仅让城市市民目睹了乡村的新风尚,目睹了中国农村新的"奇观",事实上它们也带来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依靠人民政府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唯一的保证。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现代都市文化熏陶的城市市民,对小芹和巧儿的婚姻故事,虽然不免感到简单,但那里蕴涵的新的生活和生动健康的生活情调,毕竟是新鲜感人的,它对所有的人都可以构成想象和憧憬,是不难理解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不动声色地占领了城市十分有限的文化市场。这样一种文化形态,使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追求,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难解的悖论:无论是"五年计划"、建设社会主义的&q。
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标签:实践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这些作品进入城市,不仅让城市市民目睹了乡村的新风尚,目睹了中国农村新的"奇观",事实上它们也带来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依靠人民政府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唯一的保证。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现代都市文化熏陶的城市市民,对小芹和巧儿的婚姻故事,虽然不免感到简单,但那里蕴涵的新的生活和生动健康的生活情调,毕竟是新鲜感人的,它对所有的人都可以构成想象和憧憬,是不难理解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不动声色地占领了城市十分有限的文化市场。
这样一种文化形态,使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追求,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难解的悖论:无论是"五年计划"、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超英赶美"等等,事实上要求的都是迅速地积累起社会主义的物资大厦,改变落后贫困的国家状况,不仅能够与帝国主义的威胁相对抗,而且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传媒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恰恰是反对作为现代化表征的城市文化的,它不仅把城市与资产阶级想象为一种天然关系,而且致力于农村文化对城市的移植,努力培育城市市民乡村的文化趣味。这一矛盾、悖反的现象,不仅限制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无意中造就了国民虚假的乡村崇拜的思想趋向和文化趣味。这一状况事实上至今仍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延续着,中央电视台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量的、久盛不衰的小品,就是典型的农民文化代表,它表现出的调侃、热闹、风趣、小机智乃至滑稽,蕴涵的恰恰是农民文化中最不值得张扬的东西。另一方面,当城市文化久被压抑之后,一旦有了时机,它便以无规则的方式诉诸以疯狂的报复。90年代之后,大量的文化垃圾在"文化多元论"的遮护下,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就是城市文化久被压抑后"疯狂报复"的一种。


注释: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666--667页。

>2、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96--97页。
3、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载《人民日报》1951年6月10日。
4、李定中(冯雪峰):《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载《文艺报》1951年四卷五期。
5、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的一封信》,载《文艺报》1951年四卷八期。
6、《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载《文艺报》1951 年五卷一期。
7 、《祝你健康》最初发表于《剧本》1963年11--12月合刊号。
8、9、《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207页。
10、丛深在《〈千万不要忘记〉主题的形成》一文中说,他当时通过学习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和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心头"豁然开朗",发现了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显微镜来分析工厂日常生活"的新途径。
11、12、13、14、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见《再解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85页、189页、188页。
15、16、丛深:《千万不要忘记》,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版128页、129页。
17、贾霁:《新人新事新主题--谈1963年话剧创作几点收获》,载《戏剧报》1964年2期。
18、《当代文学概观》207--210页。
19、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同注11,195页。
20、2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载《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22、2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见《李有才板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49年版8页、15页

《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第4页)》出自:www.89xue.com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实践报告实践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