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3、学业失败是未成年人“辍学”的基本原因。调查显示,有54%的闲散于社会上的未成年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辍学”的基本轨迹。在“辍学”后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62%。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学生”,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这些旷课、逃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差或者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在以分数或者以学习状况作为衡量好坏学生唯一的或为主要标准的学校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教师的赞许。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在上学期间学习“跟不上”的,有79.3%。
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3、学业失败是未成年人“辍学”的基本原因。调查显示,有54%的闲散于社会上的未成年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辍学”的基本轨迹。在“辍学”后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62%。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学生”,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这些旷课、逃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差或者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在以分数或者以学习状况作为衡量好坏学生唯一的或为主要标准的学校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教师的赞许。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在上学期间学习“跟不上”的,有79.3%的人自述“没有”或“很少”受到过老师的表扬,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受到同学歧视的高达40.9%,学习不好的孩子更缺少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被老师和同学所嫌弃,回到家里更少不了父母的责罚、打骂,进而加剧了旷课逃学的不良行为。这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福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 《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的团伙中强烈的认同感给了他们畸形的自信和自尊,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等往往都是结伙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4、不良文化场所是滋生“问题未成年人”的“温床”。社区中的文化娱乐场所,是家庭、学校之外未成年人闲暇活动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他们可以与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可以学习一些在家庭、学校中学不到的社会知识。但是这些地方人员复杂,一些活动内容不健康,甚至成为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温床”。这里可以诱发违法犯罪动机。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之所以违反国家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目的是为了赚钱,他们不可能让未成年人无偿在这里玩。而未成年人没有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他们没钱消费的时候,便通过偷、骗、抢等不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里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容易藏污纳垢之地,来往此处的未成年人大部分是闲散少年,他们是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也难免在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直接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这里是暴力、se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一些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场所为了达到营利目的,不惜以se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招徕顾客,有的甚至就是直接从事se情服务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看过黄色信息的城市闲散未成年人中,有55.7%的人是在网吧、录像厅看的。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扭曲的心灵,一不小心就会违法犯罪。
5、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是造成未成年人多种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学校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学校没有把德育工作当成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普遍存在偏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估主要看考分、看升学率。为了安全和怕出问题,不敢带学生走出校门,社会实践、传统教育、郊游、踏青等活动基本不开展。二是歧视差生。在分数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教师只围着“尖子生”打转,而学习上有困难、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关怀和及时的帮助,使之成为学习和思想道德“双差”生。有的对“差生”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操之过急,效果不佳。三是校园治安较乱。有的学校不注意校园治安管理,教师只尽上课的义务,不注意学生动态。对学生无故旷课调查了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来往,社会上的不良分子随意进入校园骚扰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大量初中毕业生过早地流入社会。由于高中招生少的制约,经济因素的制约,导致多数初中毕业生无法继续上学又无法就业,只好在社会上混。对社会、对学校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3、学业失败是未成年人“辍学”的基本原因。调查显示,有54%的闲散于社会上的未成年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辍学”的基本轨迹。在“辍学”后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62%。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学生”,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这些旷课、逃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差或者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在以分数或者以学习状况作为衡量好坏学生唯一的或为主要标准的学校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教师的赞许。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在上学期间学习“跟不上”的,有79.3%的人自述“没有”或“很少”受到过老师的表扬,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受到同学歧视的高达40.9%,学习不好的孩子更缺少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被老师和同学所嫌弃,回到家里更少不了父母的责罚、打骂,进而加剧了旷课逃学的不良行为。这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福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 《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的团伙中强烈的认同感给了他们畸形的自信和自尊,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等往往都是结伙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4、不良文化场所是滋生“问题未成年人”的“温床”。社区中的文化娱乐场所,是家庭、学校之外未成年人闲暇活动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他们可以与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可以学习一些在家庭、学校中学不到的社会知识。但是这些地方人员复杂,一些活动内容不健康,甚至成为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温床”。这里可以诱发违法犯罪动机。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之所以违反国家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目的是为了赚钱,他们不可能让未成年人无偿在这里玩。而未成年人没有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他们没钱消费的时候,便通过偷、骗、抢等不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里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容易藏污纳垢之地,来往此处的未成年人大部分是闲散少年,他们是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也难免在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直接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这里是暴力、se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一些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场所为了达到营利目的,不惜以se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招徕顾客,有的甚至就是直接从事se情服务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看过黄色信息的城市闲散未成年人中,有55.7%的人是在网吧、录像厅看的。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扭曲的心灵,一不小心就会违法犯罪。
5、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是造成未成年人多种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学校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学校没有把德育工作当成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普遍存在偏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估主要看考分、看升学率。为了安全和怕出问题,不敢带学生走出校门,社会实践、传统教育、郊游、踏青等活动基本不开展。二是歧视差生。在分数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一些教师只围着“尖子生”打转,而学习上有困难、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关怀和及时的帮助,使之成为学习和思想道德“双差”生。有的对“差生”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操之过急,效果不佳。三是校园治安较乱。有的学校不注意校园治安管理,教师只尽上课的义务,不注意学生动态。对学生无故旷课调查了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来往,社会上的不良分子随意进入校园骚扰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大量初中毕业生过早地流入社会。由于高中招生少的制约,经济因素的制约,导致多数初中毕业生无法继续上学又无法就业,只好在社会上混。对社会、对学校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