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其二,年龄偏大,闯劲不足。一些领导和部门长期存在着对纪检监察工作调配上的误区,往往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本级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平均年龄达43.5岁,县(区)级机关平均达41.5岁(岱山纪委机关达到42.7岁),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年龄也偏大,岱山县属部门的纪委书记平均年龄已达到46.3岁。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30岁以下干部很少。因此,年龄“老化”,往往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强,工作上求稳,缺少活力。因而,从年龄结构来看存在着一个“老”字。 其三,兼职过多,精力分散。从调研中发现,这个问题在直属部门纪检监察干部中较为。
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调查与思考,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其二,年龄偏大,闯劲不足。一些领导和部门长期存在着对纪检监察工作调配上的误区,往往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本级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平均年龄达43.5岁,县(区)级机关平均达41.5岁(岱山纪委机关达到42.7岁),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年龄也偏大,岱山县属部门的纪委书记平均年龄已达到46.3岁。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30岁以下干部很少。因此,年龄“老化”,往往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强,工作上求稳,缺少活力。因而,从年龄结构来看存在着一个“老”字。
其三,兼职过多,精力分散。从调研中发现,这个问题在直属部门纪检监察干部中较为突出,一般纪委书记、纪检组长都要兼任党、群、工、青、妇、团等工作,由于兼职过多,导致精力分散,影响了抓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着一个“散”字。
(四)有力度,但存在管理疏漏
其一,干部管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39个省部属、涉外机构的纪检监察组织管理不到位。在如何处理好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的关系上尚未理顺,主动与他们沟通联系、帮助指导,显得不够有力;二是对63个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不到位。这些组织现虽已明确委托 《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派驻(出)市直机关纪工委(监察室)管理,但其中有9个单位党组织由市委直接管理,这些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谁去管还尚未明确,因此,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着“空档”的现象。
其二,干部职务设置不够规范。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各县(区)纪委的干部,在职务设置上不够规范,有的既设置科员,又设置纪检员,有的只设科员,没有配备纪检员,有的对设置纪检员数额上存在随意性,有的控制过严,有的设置过宽。因此,在非领导干部职务设置上存在着较为“混乱”的现象。
其三,干部补贴范围、标准不够平衡。在1998年浙纪人事厅、财政厅、纪委、监察厅联合发文,转发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各县(区)、乡(镇)执行不统一,有的县(区)乡镇已落实,有的县(区)乡镇只有少数单位得到落实,有的没有得到落实,有的正在逐步开始落实。在落实过程中补贴的标准也不统一。在补贴范围上,有的乡镇只有专职纪检干部能享受,有的乡镇专兼职纪检干部都享受;派驻(出)机构的纪检干部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补贴范围、标准不平衡,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定的“攀比”心理。
二、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队伍的建设,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认为,归结起来有三条:
(一)体制上的不合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地触及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当前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特别是领导体制设置不合理,从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关系看,都是受双重领导。一方面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另一方面还要受上级纪委的领导,而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监督同级党委(党组)领导难。因此,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怕得罪人”的情面观念等等,与领导体制上的不合理有直接原因。
(二)教育培训不到位。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教育中,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图形式、走过场,如何从思想上去高度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够,只停留在一般的认识水平上,因此,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在业务知识上,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知识更新不快,缺乏新知识。一方面自身学习不努力,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学习上缺乏韧劲、钻劲,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另一方面,给予必要的培训机会很少。有的干部在纪检监察岗位上8、9年从未受到过一次正规的业务培训,有的部门、乡镇纪检干部,参加过一些培训,但层次较低、次数少。由于知识更新慢,只凭原来的知识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这是导致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二,年龄偏大,闯劲不足。一些领导和部门长期存在着对纪检监察工作调配上的误区,往往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本级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平均年龄达43.5岁,县(区)级机关平均达41.5岁(岱山纪委机关达到42.7岁),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年龄也偏大,岱山县属部门的纪委书记平均年龄已达到46.3岁。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30岁以下干部很少。因此,年龄“老化”,往往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强,工作上求稳,缺少活力。因而,从年龄结构来看存在着一个“老”字。
其三,兼职过多,精力分散。从调研中发现,这个问题在直属部门纪检监察干部中较为突出,一般纪委书记、纪检组长都要兼任党、群、工、青、妇、团等工作,由于兼职过多,导致精力分散,影响了抓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着一个“散”字。
(四)有力度,但存在管理疏漏
其一,干部管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39个省部属、涉外机构的纪检监察组织管理不到位。在如何处理好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的关系上尚未理顺,主动与他们沟通联系、帮助指导,显得不够有力;二是对63个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不到位。这些组织现虽已明确委托 《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派驻(出)市直机关纪工委(监察室)管理,但其中有9个单位党组织由市委直接管理,这些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谁去管还尚未明确,因此,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着“空档”的现象。
其二,干部职务设置不够规范。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各县(区)纪委的干部,在职务设置上不够规范,有的既设置科员,又设置纪检员,有的只设科员,没有配备纪检员,有的对设置纪检员数额上存在随意性,有的控制过严,有的设置过宽。因此,在非领导干部职务设置上存在着较为“混乱”的现象。
其三,干部补贴范围、标准不够平衡。在1998年浙纪人事厅、财政厅、纪委、监察厅联合发文,转发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各县(区)、乡(镇)执行不统一,有的县(区)乡镇已落实,有的县(区)乡镇只有少数单位得到落实,有的没有得到落实,有的正在逐步开始落实。在落实过程中补贴的标准也不统一。在补贴范围上,有的乡镇只有专职纪检干部能享受,有的乡镇专兼职纪检干部都享受;派驻(出)机构的纪检干部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补贴范围、标准不平衡,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定的“攀比”心理。
二、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队伍的建设,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认为,归结起来有三条:
(一)体制上的不合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地触及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当前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特别是领导体制设置不合理,从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关系看,都是受双重领导。一方面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另一方面还要受上级纪委的领导,而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监督同级党委(党组)领导难。因此,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怕得罪人”的情面观念等等,与领导体制上的不合理有直接原因。
(二)教育培训不到位。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教育中,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图形式、走过场,如何从思想上去高度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够,只停留在一般的认识水平上,因此,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在业务知识上,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知识更新不快,缺乏新知识。一方面自身学习不努力,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学习上缺乏韧劲、钻劲,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另一方面,给予必要的培训机会很少。有的干部在纪检监察岗位上8、9年从未受到过一次正规的业务培训,有的部门、乡镇纪检干部,参加过一些培训,但层次较低、次数少。由于知识更新慢,只凭原来的知识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这是导致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上一篇:镇村区划调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