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局对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查研究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5、全县整体步入宽裕型小康。国家统计局、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制定的新时期农村全面小康标准。主要有11项指标: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②农村一产劳力比重在35%以下;③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在35%以上;④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在90%以上;⑤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在60%以上;⑥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期限≥9年;⑦农村人口平均寿命≥75岁;⑧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70%;⑨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率≥95%;⑩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85%;⑾森林覆盖率≥23%。 对照这个标准,我们邀请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对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阶段性判定,我县预计到2005年底所有11项指标中有6项已经超过,分别是:。
发展改革局对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查研究,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5、全县整体步入宽裕型小康。国家统计局、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制定的新时期农村全面小康标准。主要有11项指标: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②农村一产劳力比重在35%以下;③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在35%以上;④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在90%以上;⑤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在60%以上;⑥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期限≥9年;⑦农村人口平均寿命≥75岁;⑧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70%;⑨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率≥95%;⑩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85%;⑾森林覆盖率≥23%。
对照这个标准,我们邀请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对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阶段性判定,我县预计到2005年底所有11项指标中有6项已经超过,分别是:① 《发展改革局对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查研究》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小城镇人口比重为36%;②农村养老覆盖率达到80%;③农村人口平均寿命达到75岁;④农民文化娱乐支出达到9.5%;⑤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达到85%;⑥森林覆盖率达到30%。有5项指标达到70%以上:①一产劳力比重59%;②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200元,达到70%;③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3.6%;④农村人均受教育程度达到7年;⑤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61%。
由此可见,到2005年我县已经基本步入宽裕型小康,初步实现了县委、县政府在县二届党代会上提出的战略目标。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任务十分严峻。从全国讲,中央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要求之一,就是要在20xx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2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要求之二,就是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这就意味着政府要拿出比“十五”期间更多的投资用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区域来讲,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带来了中部地区新一轮的竞争。我县在中部地区6省505个县中综合实力排名第90位的地位将可能受到冲击。特别是我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的战略任务,使我县在“十一五”期间乃至2020年的十五年时间,必须保持在全省前10名的位置。而保持这个位置实属不易,根据山西省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研究表明,2004年我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山西排名第七,但经济增长速度排到第20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已排到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到14位。和200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排名退了1位,人均地区生总值退了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退了12位,财政总收入也从第5位退到了第15位,退了10位。在晋城市的位置自不必说。虽说“十五”时期是我县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最快的时期,但和群雄逐鹿、竞相争霸的兄弟县市相比,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质量还不够高,拉大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概括来讲,“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任务有十个方面:一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二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四是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加快东南区域经济发展;五是坚持五个统筹,全面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六是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地位;七是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八是扩大改革开放,优化投资环境;九是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十是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繁荣活力文明和谐安康新泽州。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响亮地提出“完成任务就等于落后”。刘书记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八月份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县上下发扬“不甘人后、勇争第一”的泽州精神,把“争先发展”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全县人民为之一振,倍感战鼓催春、万马竞发的无穷动力。
5、全县整体步入宽裕型小康。国家统计局、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制定的新时期农村全面小康标准。主要有11项指标: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②农村一产劳力比重在35%以下;③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在35%以上;④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在90%以上;⑤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在60%以上;⑥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期限≥9年;⑦农村人口平均寿命≥75岁;⑧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70%;⑨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率≥95%;⑩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85%;⑾森林覆盖率≥23%。
对照这个标准,我们邀请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对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阶段性判定,我县预计到2005年底所有11项指标中有6项已经超过,分别是:① 《发展改革局对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查研究》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小城镇人口比重为36%;②农村养老覆盖率达到80%;③农村人口平均寿命达到75岁;④农民文化娱乐支出达到9.5%;⑤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达到85%;⑥森林覆盖率达到30%。有5项指标达到70%以上:①一产劳力比重59%;②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200元,达到70%;③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3.6%;④农村人均受教育程度达到7年;⑤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61%。
由此可见,到2005年我县已经基本步入宽裕型小康,初步实现了县委、县政府在县二届党代会上提出的战略目标。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任务十分严峻。从全国讲,中央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要求之一,就是要在20xx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2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要求之二,就是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这就意味着政府要拿出比“十五”期间更多的投资用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区域来讲,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带来了中部地区新一轮的竞争。我县在中部地区6省505个县中综合实力排名第90位的地位将可能受到冲击。特别是我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的战略任务,使我县在“十一五”期间乃至2020年的十五年时间,必须保持在全省前10名的位置。而保持这个位置实属不易,根据山西省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研究表明,2004年我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山西排名第七,但经济增长速度排到第20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已排到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到14位。和200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排名退了1位,人均地区生总值退了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退了12位,财政总收入也从第5位退到了第15位,退了10位。在晋城市的位置自不必说。虽说“十五”时期是我县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最快的时期,但和群雄逐鹿、竞相争霸的兄弟县市相比,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质量还不够高,拉大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概括来讲,“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任务有十个方面:一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二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四是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加快东南区域经济发展;五是坚持五个统筹,全面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六是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地位;七是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八是扩大改革开放,优化投资环境;九是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十是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繁荣活力文明和谐安康新泽州。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响亮地提出“完成任务就等于落后”。刘书记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八月份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县上下发扬“不甘人后、勇争第一”的泽州精神,把“争先发展”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全县人民为之一振,倍感战鼓催春、万马竞发的无穷动力。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