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正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
摘要: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应该首先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制定水利、交通建设规划;二是要加大向上汇报的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要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组织群众投劳投资参与公益事业;四是对经济发展落后的村,在进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时,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激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产业为支撑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胡集桥垱、磷矿陈安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村产业化很有特色。桥垱村现有1.3万人,人均耕地仅0.6亩。一直以来,桥垱村都很重。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应该首先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制定水利、交通建设规划;二是要加大向上汇报的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要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组织群众投劳投资参与公益事业;四是对经济发展落后的村,在进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时,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激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产业为支撑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胡集桥垱、磷矿陈安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村产业化很有特色。桥垱村现有1.3万人,人均耕地仅0.6亩。一直以来,桥垱村都很重视产业化经营。他们立足当地实际,以磷矿资源和火车站为依托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成立了装卸运输公司,从事磷矿石的装卸运输工作,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增加收入80万元,同时他们大力发展建筑、建材和磷化工业,每年为村增加积累50多万元。可观的产业效益为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条件。目前,全村都已用上清洁的自来水,硬化村级公路4.5公里,最后一批村级公路硬化基础已完工,硬化工程将在年底前完工。桥垱村实施的是工业化模式,而陈安村则是走农业化的道路。他们把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全村发展花卉苗木550多亩,从业人员100多人,年销售收入近200万元。在该村花卉苗木产业不仅扮靓了农村,致富了农民,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也走在前面,全村50%的公路已硬化,90%的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投入极其有限,主要是依靠村集体和群众投入。自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虽逐步得到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全市90%的村因债务重而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村集体和群众投入建设新农村不合实际。要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就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大力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整合资源,调优布局,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培植壮大主导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我市畜牧水产业的发展基础好,要进一步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标准,改善养殖模式,更新养殖品种,提高产品品质。三是要充分发挥我市林特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业,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建设新农村要求农村基层干部不断提高素质、转变作风
     “大搞大贪,小搞小贪,不搞叫他难贪”,“宁可不搞也不能让他们占便宜”,这是目前部分群众不愿投劳投资参与公益性事业的理由。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部分基层干部在过去的工作中存在民主不够、财务不公开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部分基层干部已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是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失去农民的信任是因为我们的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法律等知识,习惯了催收催种的基层干部在此刻对自己该干什么心里自然没了底,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难免茫然失措。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我们的基层干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用来指导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要加强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直选村官的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使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