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正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
摘要: 劳务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补充 磷矿镇陈安村除大力培植花卉业外,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劳务经济。据统计,陈安村213户460个劳力,有209户近400个劳力在东莞务工,主要从事汽车运输。在东莞万江开发区的大道上,每五分钟就有一辆挂着××牌照的陈安车驶过。这些外出打工人员每年赚回910万元,全村户平4.3万元,人平1.05万元。石牌镇姚台村共有333户,其中有270户近600人在全国各地从事豆制品加工,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在2万元以上。致富的农民加大了对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生产条件不但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为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我市通过实施“。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劳务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补充
     磷矿镇陈安村除大力培植花卉业外,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劳务经济。据统计,陈安村213户460个劳力,有209户近400个劳力在东莞务工,主要从事汽车运输。在东莞万江开发区的大道上,每五分钟就有一辆挂着××牌照的陈安车驶过。这些外出打工人员每年赚回910万元,全村户平4.3万元,人平1.05万元。石牌镇姚台村共有333户,其中有270户近600人在全国各地从事豆制品加工,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在2万元以上。致富的农民加大了对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生产条件不但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为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我市通过实施“阳光工程”,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和空间,加大了对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力度,仅2003年到2005年的3年时间,就输出2.5万人,而且外出从业人员的收入明显高于在家经营一产业的农民收入。据调查,2005年外出从业人员劳均创造纯收入5122元,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劳均创造纯收入3063元,外出从业比经营第一产业劳均收入高2059元,高出67.2%。
     劳务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补充。我市农村目前有劳力33万多人,实际最多需要12万人。截止2005年底,我市已转移劳力13万人,还有8万剩余劳动力需转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培训,实行劳动力培训、安置、管理一体化服务,解决农民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门路不宽的问题。二是要建立积极的劳动保障和法律援助机制,为我市农民外出务工创造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要保留外出务工农民的承包地,同时解决好“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上一页  [1] [2] [3]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