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对全区荒山荒地管理利用情况的调查» 正文

对全区荒山荒地管理利用情况的调查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查报告   阅读:90
摘要: 对全区荒山荒地管理利用情况的调查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日趋加快,农业耕地逐年减少。农村荒山荒地作为资源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开发成本低、办理手续简便的优势,越来越引起土地所有者和开发者的重视。在我区,对荒山荒地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荒山荒地的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课题。 为了加快对荒山荒地的规划管理和有效利用,笔者对全区20多个村社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荒山荒地面积6246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其中,包括国有宜林地261公顷,集体造林地4049公顷,集体宜林地853公顷,农民开荒地953公顷,二、三产业建设用地130公顷。 。
对全区荒山荒地管理利用情况的调查,标签: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对全区荒山荒地管理利用情况的调查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日趋加快,农业耕地逐年减少。农村荒山荒地作为资源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开发成本低、办理手续简便的优势,越来越引起土地所有者和开发者的重视。在我区,对荒山荒地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荒山荒地的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课题。
     为了加快对荒山荒地的规划管理和有效利用,笔者对全区20多个村社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荒山荒地面积6246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其中,包括国有宜林地261公顷,集体造林地4049公顷,集体宜林地853公顷,农民开荒地953公顷,二、三产业建设用地130公顷。
     一、管理利用情况
     调查表明,由于全区利用荒山荒地植树造林,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利用荒山荒地招商引资、发展二三产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税源方面,也收到了可观的效益。其主要管理利用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植树造林。全区共有集体林地4049公顷。其中,近几年新造人工林828公顷,预计年增加蓄材量3500立方米,为集体和农民增加收入1325万元。农民个人植树方式:一是林场组织农民自愿承包;林场为发包方,农民自愿承包荒山荒地造林,林场收取承包费。二是村委会组织农民承包;村委会为发包方,农民平均分得荒山荒地,村委会收取承包费。三是林业站组织农民自愿承包;林业站为发包方并收取费用。四是农民利用零星荒地自发栽树,农民不交承包费。集体造林主要是迹地更新和义务植树造林。
     2.退耕还林。我区从2000年开始,由林业部门组织对农民耕种的册外地,在二十五度坡以上的实行有计划退耕还林,国家给予补贴,林权归退耕者所有,鼓励了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全区退耕还林达400公顷。
     3.招商引资办企业。全区利用荒山荒地办企业、修建旅游点面积达130公顷。在开发形式上,一是租赁承包,即将实际土地面积按年限承包出去,集体收取承包费,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合同期限一般为3至30年;二是转让土地使用权,即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办理计划、规划手续,将荒山荒地使用权转让给单位和个人。近几年,全区通过利用荒山荒地招商引资办企业、租赁承包、变卖等,共为集体增加收入2000余万元。
     4.发展多种经营。全区利用荒山荒地发展多种经营230公顷。其中养鹿、养牛、养羊占地10公顷;栽植果树80公顷;种植药材40公顷;种植瓜类100公顷。从经济效益上看,养殖业优于种植业,多种经营优于非保护地粮菜生产。
     5.置换或变卖。盘活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全区共置换出荒山荒地(其中包括部分有林地)296公顷,用以修建标准化道路84公里。
     此外,有953公顷被农民开垦耕种,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在二十五度坡以下,全部为册外地,农民不交纳农业税。还有578公顷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地,主要指宜林地未利用部分和不宜林地;其中,宜林地381公顷、不宜林地197公顷。
     二、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一些村社对荒山荒地管理不严,农民开小片荒无人管、无人问,开荒种地后既不交农业税,又不交承包费,耕种与弃种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集体经济组织开发使用时从中作梗;有的地方随便取土挖沙,埋坟修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产生火灾隐患;有的农民承包荒山荒地后,不及时植树造林,闲置或改为他用;有的植树后得不到有效保护,被割柴、放牧、毁坏;还有的是义务植树成活部分林权不清,无人看管。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2.村社对荒山荒地开发缺乏规范。一是开发利用时无规划,有些是业主占山为王,随意扩大面积,有的已妨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二是开发建设时不履行有关手续、不交纳有关费用,喊着先上车后买票,结果是上了车也不买票;三是各业干扰,你栽树、我放牧、他养蛙,谁也没发展起来。

[1] [2]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