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二)
自己在收入、社会名声和政治参与程度上处于4-7的中间位置,中位数分别是4.7、4.1和5.0。历年抽样调查中位数的对比见表5-6:
尽管有半数的私营企业主认为自己地位处于中间状态,但是通过对统计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对自身地位的评价有相当大的差别。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与资产50万-100万元的相比,认为自己地位处于前两位的,在收入方面,前者比后者要分别高出42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在社会声望方面,前者比后者要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在政治参与方面,前者比后者也要分别高出14.3个百分点和近10个百分点。
另外,党员企业主与非党员企业主在对自身地位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党员企业主中认为自己社会地位处于前两位的分别为其总数的11.3%和16.1%,而非党员企业主只有6.7%和12.8%;在政治参与方面,前者认为自己处于前两位的分别为其总数的6.7%和12.3%,而非党员企业主只有4.2%和9.2%。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有一定的趋同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致富后,多数人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前几次的问卷调查均表明,有85%以上的私营企业主捐助过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1994年,10位民营企业家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发起光彩事业,在统战部和工商联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倡导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成了吸引广大私营企业主共同参与的事业。这次问卷调查表明,有近80%的人参加了光彩事业,其中有57.7%的人“为光彩事业捐过款”,有39.3%的人做过“修桥补路等公益事业”,有16.5%的人“投资兴办过光彩小学”,10.6%的人参与“国土绿化”,8.6%的人参与“市场建设”,有7.3%的人到“老少边穷地区办企业”,还有5.8%的人“利用农产品开发新项目”。
从上述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主流是健康的,是积极向上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建设力量。
六、私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私营企业主的要求与希望
(一)私营企业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治安问题。对于如何加强和维护社会治安,有82%的被调查人认为应加强立法工作,有15.4%的被调查人认为应转变政府职能,有2.6%的被调查人认为应依靠行业组织。这说明,绝大多数人认为社会治安问题的解决还主要要靠加强立法、执法工作。在调查中还有不少人认为社会治安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有些地区的社会治安问题非常突出,被调查人对此深感忧虑。
行业准入,行业竞争不规范问题。对于打破行业垄断的问题,有26.1%的被调查人认为应加强立法工作,有45.4%的被调查人认为应转变政府职能,有28.4%的被调查人认为应依靠行业组织。有近半数的人认为应该靠转变政府职能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转变政府职能是打破垄断、规范行业竞争的关键。
政府对企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乱”的问题上。对于如何解决“三乱”问题,有35.4%的被调查人认为应加强立法工作,有59.8%的被调查人认为应转变政府职能,有4.8%的被调查人认为应依靠行业组织。“三乱”问题集中反映在政府执法方面,因此,大部分被调查人认为应转变政府职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加强立法、规范收费。
对于如何打击假冒伪劣的问题,有67.7%的被调查人认为应加强立法工作,有19.0%的被调查人认为应转变政府职能,有13.2%的被调查人认为应依靠行业组织。对于合法的生产经营者保护得不够,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者的打击力度不够,说明我们的法律还不很完善,给生产假冒伪劣者留下空子。立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私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在被调查企业中,企业的发展(扩大再生产、扩大经营)资金需求量平均为883.85万元,中位数是100万元。最小资金需求量是0万元,最大资金需求量是100000万元。私营企业对企业发展资金需求量普遍较大,对企业发展资金的需求量还很不平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